下元社区一位居民使用城乡居民医保进行门诊购药。 明年医保已开缴 10月8日起至12月20日,我市2022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开始缴费了。未办理参保登记的城乡居民可以到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登记,具体政策可咨询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而已经办理过参保登记但发生变更的要及时到医保经办机构进行变更,变更登记后次日可通过微信、手机APP等便捷渠道完成缴费。市民打开微信“我→支付→城市服务→社保→山西城乡居民社保缴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输入身份证号和姓名→缴费”即可。2022年度的个人参保缴费金额为320元,比2021年提高了40元,同时放开了户籍限制,居民持居住证也可参加我市居民医保。 此外,对新生儿出生当年取得太原市户籍的,由其监护人携带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到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登记,不缴费,领取诊疗手册,便可享受医保待遇。 刚出生便享保障 父母在厨房忙着做各种美味,半岁多的宝宝不时伸着小手找妈妈,爱人在收拾阳台,准备全家赏月……今年中秋节,市民李女士家里格外温馨欢愉。 去年9月,市民李女士发现自己怀孕。为迎接宝宝到来,一家人兴奋地做着各种准备。谁知计划赶不上变化,怀孕22周时,李女士到医院做“四维大排畸”检查,医生发现她宫颈内口已开,流产、早产几率非常大,当即要求她住院。今年2月4日,怀孕26周的李女士开始阵痛,几小时后,“心急”的宝宝出生了,体重不足800克。李女士还没来得及看一眼,孩子便被紧急送往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孩子太小,希望你们有个思想准备,花费不小。”“大夫,您就放手给孩子治,医药费我们想办法。”牵肠挂肚了79天,4月下旬,宝宝康复出院,缴费结算花了近27万元,全家的积蓄去了大半。出院时,医生提醒他们及时去医保结算报销。 岂料回家没几天,宝宝再次住进了重症监护室,粗略一算要花2万余元。出院时,原本有些心疼医药费的李女士得知,新生儿出生当年只要办理了户籍并办理参保登记,即可免费享受城乡居民医保保障。孩子这次住院,她仅支付8000余元。 “孩子一分钱医保费用都没交,竟然就开始享受医保的‘照顾’了!”发现医保如此“给力”,李女士也加紧报销宝宝早产的医药费了。6月,居民基本医保的5.7万元报销款打进她的银行卡,而且因为孩子治病花费大,基本医保报销后,个人付费部分超过了1万元,符合大病保险申请条件,还可申请二次报销。7月,14万元的二次报销款项也到账。“宝宝早产花去近27万元医疗费,医保就承担了73%,我们只出7万余元,肩上的担子轻了很多。”算了下自家享受医保的经济账,李女士顿觉幸福感爆棚。 医保托底太“给力” 构建一个“应保尽保,一个不落”的全民医保网,实现人人都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目标,是医疗保障事业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 全民医保这张“网”很大,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上至百岁老人,下至刚刚出生的新生儿,从单位职工到外来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都纳入保障范围。过去,群众“小病拖、大病扛、重病忍”,不仅如此,还形成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网”,各类医疗保障互补衔接,重特大疾病和多元医疗需求的保障水平也明显提高。据统计,今年,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为203.75万余人,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参保人数为181.8万余人,低保户、重度残疾人以及农村五保户等困难人群还能享受到医保政策倾斜。2020年,全市5.6万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保,住院待遇享受7938人次,基本医保支付4390.19万元,报销比例达90%以上。人人参医保,人人得保障,群众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记者 魏薇 文/摄 太原日报 短评 健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医疗保障服务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是影响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民生要事”。为推动健康太原建设,实现我市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人可享”,近年来,我市持续助推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和制度改革,在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不断取得成效。 截至2020年年底,我市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实现“五连增”,生育保险待遇和离休干部门诊特药报销保障与省直单位实现“同城同待”。这些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和居民实实在在的切身感受,见证着我市医疗保障水平的显著提高。 医保事业事关民生福祉,是社会和谐的“压舱石”。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应保尽保,人人参保”的目标已基本实现,我们更应促进医保的高质量发展。健全以基本医保为主体、大病保险为延伸、医疗救助为兜底、其他保障形式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分类优化医保帮扶政策,放开参保人员户籍限制,把基本医疗的保障网织得更大更密更牢更稳固,为广大民众筑牢医疗保障“健康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