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全市教育事业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协调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打造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湖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及《孝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教育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十三五”期间,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立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市委教育工委,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质量,全市教育事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全面实现。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404所,在校生669980人,教职工55041人(专任教师43458人)。 (一)发展基础 1.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0%,较2015年提高7个百分点。全市公办园达到188所,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88997人,普惠率69.34%。省级、市级示范性幼儿园达到50所。 ——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全市小学阶段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较2015年提高0.5个百分点。我市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唯一地级市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联系点和全省教育信息化区域试点、研学旅行试点等。 ——普通高中普及多样发展。全市省级示范高中7所,市级示范高中21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7.2%,比2015年提高2.97个百分点。 ——职业教育融合融通发展。4所中职列入省级教学诊改试点,先后三批10所中职学校、51个专业申报“1+X证书”试点,建成省特色专业7个、省技能名师工作室3个。 ——特殊教育多元特惠发展。孝感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顺利实施,投入3680万元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全市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6%以上。 ——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展。全市民办学校(不含培训机构)达到438所(中小学26所、中职4所、幼儿园408所)。成立民办教育协会,出台《孝感市民办学校管理办法》,形成政府引导、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格局。 ——高等教育特色高质发展。湖北工程学院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全面开启专业认证,引进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350人,入围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建成工程实训中心,实施省级以上高水平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05项。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成1个国家示范专业点、5个国家骨干专业、8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 2.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 ——教育投入快速增长。2016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投入教育经费297.46亿元,较“十二五”时期的198.44亿元增长49.9%,落实教育优先发展,保障“两个只增不减”。 ——教育布局全面优化。编制《孝感市中心城区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8-2030年)》,各县(市、区)编制城乡中小学校教育布局规划,科学化、合理化的学校布局基本形成。 ——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新增普惠性幼儿园214所,新建中小学校36所,新增学位8.3万个。“全面改薄”学校773所,资金21.83亿元。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投入12.1亿元,涉及学校582所,建设项目970个。争取2.37亿元实施职业教育项目建设。 ——教育信息化整体提升。宽带网络校校通率100%,班班通率91%,教师开通网络空间率99%,学生开通网络空间率95%。建成孝感教育云平台,孝感市获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 3.教育体制改革顺利推进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积极推进。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出台《关于推进全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有序推进。 ——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显著。制定“三办教育”工作方案,坚持“五育”并举,高效课堂模式全面开花结果。成立5个协作体,立项课题国家级1项、省级60余项。“一师一优课”获省优、部优1081节。优质课获省级、国家级奖97节。全市高考文理一本上线率逐年提高。 ——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稳步推进。出台《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实施方案》。每年培养技术技能人才7000余名,在全省率先实施“一村多名中职生”计划并招收770人。建立省级、市级“产业工人培训示范基地”6个,面向退伍军人、农民等群体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00余班次,培训28103人。 ——督导体制机制全面建立。在全省率先组织开展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成立孝感市教育督导委员会,设置市、县督学责任区85个,配备督学264人,挂牌督导实现全覆盖。印发中小学校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指导意见等,学校管理“县县行”“校校行”实地巡查学校150余所。 4.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加强 ——教师队伍有效补充。教师补充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市招录新机制教师943人、地方自主招聘教师4060人、签约免费师范生34人。 ——激励作用充分发挥。出台教师梯级专业荣誉管理规定及评分细则,表彰体系获省创新奖,两届共授予3957人荣誉称号。评选名师工作室35个。槐荫教育基金会接受捐赠款约2500万元,发放奖励资金1200万元。 ——教师素质明显提升。实施教师队伍“五大能力”提升工程,市级以上培训350余项50000余人(次),县级和校本培训实现全覆盖。在岗特级教师65名、湖北名师3名、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3名。完成50000余人的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任务。 ——教师待遇得到保障。按政策落实教师基本待遇,乡村教师乡镇工作补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骨干教师补助全部落实。大悟县、孝昌县落实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师生活补助,每年落实1539万元,惠及3661名农村教师。 5.教育公平得到充分体现 ——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全市共资助各类贫困学生82.98万人次,发放资助资金10.39亿元。其中资助建档立卡家庭学生41.19万人次,发放资助资金5.09亿元。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获全省学生资助典型单位。 ——特殊群体应帮尽帮。落实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联保联控责任,做到“一县一策、一人一档、一人一案”,对残疾学生、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等群体的帮扶方式不断拓展,确保义务教育不漏一人。做好“两后生”技能培训,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得到提高。 ——营养改善应供尽供。持续落实大悟县、孝昌县营养改善计划,逐步提高两地学校食堂供餐比例。共使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专项资金1.84亿元,惠及学生24.7万人。 6.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疫情防控责任全面落实。制定工作方案和制度汇编,全市教育系统10287名干部、教师直接参与一线防控,涌现了罗桂梅等先进典型,学校安全有序复学,常态化疫情防控有效落实。 ——校园安防条件全面改善。全市投入6500万元,“四个100%”工作任务基本完成。投入389.37万元建设学校卫生(保健)室并配齐相应卫生器械,投入1727.7万元安装人脸识别门禁和红外线测温一体机检测装备459个。 ——学校安全全面保障。安全教育活动广泛深入,部门联动机制逐步健全,防电诈、校车安全、防范学生欺凌等各类专项整治全面落实,学校安全及校园周边环境得到全面保障。24所学校获评省级平安校园、绿色文明校园,2所学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 “十三五”期间,孝感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从当前来看,我市城乡教育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接受更好更公平教育的需要与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依然不平衡不充分,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部分城镇学校和乡村学校办学条件较差、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学校特色不明显,“农村弱”“城镇挤”“大班额”等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应用型高校、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还需进一步发挥,能力和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面临形势。总体来看,“十四五”时期我市将迎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全新发展时期,机遇大于挑战。从国家层面来看,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及“双减”“五项管理”等一系列文件,对教育作出了新定位,提出了新要求,给出了新政策,创造了新机遇。从省级层面来看,国家大力实施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赋予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大使命。全省教育大会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目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从市级层面来看,深化“主城崛起、两带协同、孝汉同城、多元支撑”区域发展布局,全力打造武汉城市圈副中心,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二方阵排头兵,迫切需要人才智力支撑。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孝感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9-2022年)》等文件,教育优先发展在孝感已形成共识,并积极落实到行动中,《孝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明了未来五年孝感教育的发展方向,向全市发出了加快推进孝感教育现代化的动员令。 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面临的挑战。一是高质量发展对教育提出新挑战。聚焦主责主业,协调发展各类教育,培养杰出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教育引导”和让“人民满意”的工作,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二是群众需求对教育发展提出新挑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公平、公正、优质和多样化教育需求不断增长,迫切要求教育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公办和民办教育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有质量的公平教育。三是教育现代化对办学条件提出新挑战。部分学校及公办幼儿园环境面貌较差,设施、设备、器材、场地等配置不齐不优,还需提档升级,乡村学校重组布局、新建改建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四是素质教育对学校内涵发展提出新挑战。以素质教育为主导的学校内涵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缺乏力度、广度和深度,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面向人人、注重普及、尊重特长方面还需有效推进、形成特色、打造品牌。五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养提出新挑战。部分教师责任感、敬业心有所松懈,内生动力不足,不能与时俱进更新知识结构,在适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表现出教育能力的不足,不能主动地、创造性地组织课堂教学,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十四五”时期教育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主题,围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主线,聚焦教育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深刻把握发展新机遇、新挑战,创新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推进新时代孝感教育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以教育现代化促进孝感现代化,为打造武汉城市圈副中心,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二方阵排头兵,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教育工作全过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着力推进教育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为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坚持服务人民。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满足人民群众享受公平优质教育的需求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坚持教育公平。坚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统筹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一体化和优质均衡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立足教育市情,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强教育交流合作,通过改革、开放和创新,解决发展难题,激发教育活力,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坚持依法治教。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切实保障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和广大师生合法权益,为教育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发展目标 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2%;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到5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义务教育年级班额一律控制在55人以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市、区)达到3个。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比例大体相当;普通高中年级班额一律控制在55人以内。 湖北工程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授权,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实现转设,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成高水平创新型全国高职名校。 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动态清零。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4年。 孝感市教育事业现状及发展主要目标 指 标 单位 2020年 2025年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 90 92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98 99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 97.2 98 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的比例 % 100 100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市、区)个数 个 0 3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年 11.1 11.4 三、主要任务与措施 (一)提升学生全面发展水平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教师培训必修课程,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教育观、学生观。深化中小学幼儿园“双读双同”活动。讲好中小学思政课,引导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在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广泛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全面贯彻“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完善德育工作体系,突出养成教育课程化、系列化,培育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教育教学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启蒙与体验教育。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确保劳动教育课时。创建一批劳动教育实验校。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及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围绕教会、勤练、常赛(常展),督促各地各学校按规定开齐开足各类课程,特别是体育、音乐、美术、心理健康、生命安全、信息技术等课程,推进体教融合,组织好大课间、课外体育艺术活动、课外训练和比赛(展演)等,扎实推进校园足球、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体育艺术“一校一品”、中小学健康促进、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弯曲异常等防控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落实国家、省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工作指导意见,推动德育内容系统构架、课程系统融入,教师系统培养、资源系统利用等“四个系统”建设。围绕各学段德育工作目标和重点,合理设置德育目标、标准及评价方式。丰富校园体艺活动,构建从课堂到课外,从学校到家庭、社会一体化活动体系,教会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和1-2项艺术特长。落实各学段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加快市级研学旅行示范营地建设,开展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用活传统优秀孝文化、楚文化、李白文化、红色文化以及体育、科技、国防等各类教育资源,为学校开展教育活动提供场所、设施等便利条件。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建设。重视家庭教育,开办好家长学校,营造良好家风和学习氛围,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步同向合力。 ——着力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落实“双减”政策,持续开展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坚持依法规范、分类管理、综合施策、协同治理,着力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和不合理的校内负担。建立校长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和计划负责制,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坚决查处中小学不落实教学计划、“非零起点教学”和“课内不讲课外讲”等行为。实行小学低年级书面课外作业“零负担”。强化学校主渠道作用,探索建立学校、教师和家长参与的课后服务体系,实行弹性离校时间,丰富学生校内课后活动。 专栏1: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水平促进计划 1.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总结试点经验在全市推广实施,建立和完善中小学健康促进监测评价和干预体系,完善学生健康档案。 2.建设一批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公共体育、美育场馆和基地,改善学校体育、美育场地设施。公共场馆和基地面向学生免费开放,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3.开展预防学生近视专项行动。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控制学生近视率,学生近视率下降2.5%,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提升5%。 4.开展学生体育艺术技能提升专项行动。促进学生掌握2项体育技能,中心城区中小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其他地区不低于1项艺术特长。 (二)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统筹城乡学校布局规划。调整优化县城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优先解决教育用地需求,有序扩大教育资源,全面消除大班额,逐步消除大校额。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同步规划,构建与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和空间布局相适应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建设机制。落实城镇新建小区配建学校(幼儿园)实施“交钥匙”工程,促进学校(幼儿园)建设与住宅建设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统筹推进城乡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大对城区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的建设力度,全面实施“三类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县城学校)底部攻坚,新改扩建一批标准化义务教育学校,着力解决“乡村弱”“城镇挤”问题。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加快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差距。坚持城乡并重和软硬件并重,科学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落实学校建设标准,强化绿色环保要求,努力建设绿色校园。 专栏2: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推进工程 市直:新建诸赵新社区、高新嘉园等5所幼儿园;新建第48小学、迁建闵集中心小学、改扩建龙店小学和共青小学,总投资3.08亿元;新建孝感市高新第一高中,总投资3亿元。 孝南区:实施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计划项目,总投资0.36亿元;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总投资2.5亿元;实施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计划项目,总投资0.3亿元。建成南城学校、孝南经济开发区鲁铺学校、朋兴挂口中心小学、广场星火小学,启动卧龙周垸学校、毛陈董永学校新建项目,实施湖北职院医学分院改造,总投资6.4亿元。 汉川市:新建城关、城北等地普惠性幼儿园,总投资0.6亿元;新建汉川城北小学、霍城学校,改扩建仙女三小、官备塘中学等学校,总投资1.43亿元;新建汉川市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总投资2.5亿元;实施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总投资1亿元。 应城市:新建南城区、东马坊、汤池镇等地普惠性幼儿园,总投资3亿元;新建西城区学校,总投资1.5亿元;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总投资3.7亿元;新建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艺体中心,总投资1.1亿元;新建应城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总投资1.1亿元。 云梦县:“十四五”期间,全县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7.25亿元。其中:实施学前教育提升工程,新建公办幼儿园3所,总投资1.2亿元;改扩建城北学校,总投资1500万元;新建黄香初级中学,总投资3亿元;改扩建城关镇初级中学,总投资1500万元;改扩建吴铺镇三湖小学,总投资2500万元;新改扩建高中教辅用房及生活用房,总投资5000万元;中职学校整体搬迁,总投资1亿元;新改扩建学校教学用房、生活用房、运动场、采购设施设备,总投资1亿元。 安陆市:实施幼儿园推进工程,新改扩建一批幼儿园,总投资3亿元;新建西城区教育城、十里学校,总投资3.6亿元;实施普通高中攻坚计划工程,投资0.24亿元;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投资0.5亿元。 大悟县:城区新建7所、改扩建6所幼儿园,乡镇改扩建13所幼儿园,拟投资2.1亿元。城区新建九年一贯制标准化学校3所,拟投资6亿元;乡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拟投资3.2亿元;中小学配套设施建设,拟投资3.2亿元;职教中心二期工程建设拟投资0.4亿元。 孝昌县:实施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工程,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总投资0.8亿元;实施城区学校扩容改造工程,新建4所学校、改扩建部分学校,总投资3.5亿元;实施普通高中普及攻坚工程,总投资2.5亿元;实施中职能力提升工程,总投资2亿元;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2.3亿元。 ——统筹城乡教师均衡配置。各地根据学校建设、生源变化、教师编制和教育发展需要,充分考虑新型城镇化、高考改革等带来的新情况,按照“缺额全补”的原则足额补充中小学教师,注重补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程教师。扎实推进“县管校聘”,规范落实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发挥“我选孝感”优势,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落户孝感,积极引进青年骨干教师。鼓励各县(市、区)和省属本科师范院校合作,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等方式培养农村教师。 ——推进教育信息融合创新。构建省、市、县数字校园梯级创建体系,到2022年,实现数字校园全覆盖。建设好孝感教育云平台,接入全国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汇集优质教育资源。开通师生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推广空间普及应用,落实“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加强培训,全面提升教育管理者和师生的信息素养。推动“互联网+教育”,提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鼓励政府、学校购买服务,推动教育新基建,建设教育专网,规模部署IPV6,提升学校网络环境水平和安全保障水平,为师生配置充足适用的信息化终端,适应“云、网、端”的信息化发展需要。全面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适应省、市大数据行动计划,利用省、市大数据交换系统,优化整合各类业务数据,全面提升教育管理、政务服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专栏3:教育信息化推进工程 推动“互联网+教育”模式创新。继续深入推进“三全两高一大”,探索智能教育、人工智能,5G与教学、管理融合应用。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深度推进“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充分利用孝感教育云平台,融合资源和管理应用,助力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和教育治理水平提升。通过教育数字建设和数字消费促进数智孝感发展。 (三)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计划 ——着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实施《“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新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扶持一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全面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政策,不断增加学前教育学位供给。规范幼儿园管理,提高保教质量,不断提高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到2025年底,全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2%。 专栏4: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性发展计划 1.大力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办幼儿园覆盖率。 2.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资源总量。新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采取政府补贴方式支持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并逐步提高补贴标准。到2025年,全市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例达到85%以上。 ——着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理顺孝感市、区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严格实行阳光招生,招生过程公平公开。建立完善控辍保学监测机制,到2025年,全市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实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改革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建立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督导评估,到2025年,3个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专栏5: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计划 1.全面开展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达标建设和评估工作。到2025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90%。 2.全面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到2025年,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80%。 3.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积极引导、支持各县(市、区)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着力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多样发展。统筹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推进县城高中整体发展,带动全市基础教育整体优质发展。加快高中学校特色化办学,形成高质量、多样化的高中教育格局。实施孝感城区职教资源整合,强化县级人民政府主体责任,每个县(市)集中办好1所符合标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公办职业教育中心,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到2025年,全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比例大体相当。 专栏6:普通高中优质多样化发展计划 1.打造特色高中。到2025年,每个县(市、区)重点建设1-2所特色高中,打造8所左右在省内外有影响的普通高中特色学校。鼓励普通高中形成“一校一品”的办学特色。 2.加强县城高中建设,完善学校建设规划,科学合理确定学校规模,新改扩建一批学校,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3.制定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到2024年底,全市基本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 ——着力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围,保障适龄儿童入学权益。继续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督促外出务工家长依法履行监护责任。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加快实施残疾人全纳教育,积极推进医教结合,加大特教资源教室建设。到2025年,全市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6%以上。 (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高水平发展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全面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指导中职学校争创国家级、省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优质专业,推动我市职业院校提升办学层次。探索职业教育办学规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按照“聚焦产业、对接企业、鼓励创业、促进就业”思路,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普融通”之路。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核定公办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其中20%编制可由学校自主聘请专兼职专业教师。 ——加快职业教育资源整合。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主导建立职教集团,推进实体化运作。实施城区职教资源整合,鼓励职业学校与各类园区、开发区深度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园区。推进职业学校在企业设立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在职业学校建设培养培训基地,推动校企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建共管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共建专业、课程、教材、师资等,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大力推行订单培养,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促进校企双主体育人。推动湖北工程学院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与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五年制纵向贯通衔接培养。大力培养现代农业人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人才。 ——加快职业院校高水平建设。完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不断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水平,中职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可适当高于普通高中。加强职业教育“双高计划”建设,开展职业教育赋能提质专项行动,推行现代学徒制。支持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进入国家“双高计划”第一方阵,开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支持孝感广播电视大学转设国家开放大学。支持湖北孝感美珈职业学院建设新型多科性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支持孝感工业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创业中心建设,支持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建设。 专栏7: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 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发挥职业教育集团作用。建设10个高水平职教实习实训基地、10个品牌专业、10个特色专业,打造10所左右中等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学校。 ——加快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高等学校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机制,促进高等学校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专门人才。落实《关于支持湖北工程学院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的若干意见》,支持湖北工程学院“双特色发展”,加快建设国内应用型一流大学,支持学校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和开办本科层次医学教育。支持临空区产学研大学城建设。支持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转设。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为孝感人才培养、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科技创新服务。 专栏8: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计划 1.支持高校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中外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服务高校建设。 2.支持在孝高校“双一流建设”,全面建成以本科教育为主,继续教育、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教育协同发展的教育体系,建强工科、厚实农林、发展医科、多元协同,建成工程教育卓越、办学特色鲜明的国内应用型一流大学。 3.加快一流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建设2个现代产业学院,力争3个专业进入国家一流行列,30个专业成为省内一流。 (五)提升乡村教育发展水平 ——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进一步健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全覆盖的学生资助体系,确保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拓展乡村振兴人才智力服务,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振兴乡村教育与教育振兴乡村良性循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教育行动。扩大农村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完善农村学校办学基础设施。加强农村教师基本生活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农村教师“三个一”工程,解决教师实际生活困难。推进实施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一村多名中职生”“全科助理乡村医生培养”和“一线劳动者”培养计划。 ——实施乡村教育发展提质工程。深入推进“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专递课堂、在线课堂”等信息化教学和教研新模式的建设与推广,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覆盖。深入实施“银龄讲学”计划,鼓励支持教学效果好、身体健康的退休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讲学。 (六)全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建立学校发展目标计划体系。以学校办学理念为统领,从宏观教育目标入手,指导学校建立特色明显、适合学生发展的目标计划体系。建立规范科学的管理机制,明确学校办学目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确保目标计划顺利实施,促进学校发展、教师发展,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建立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落实中小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指导的意见,强化学校办学主体地位,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指导督促全市中小学依法建立完善学校章程,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师参与学校决策民主权利。建立岗位目标责任管理体系,创新岗位目标考核评价措施,积极发挥目标考评的激励导向作用。建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提高学校管理制度化、科学化和法治化水平。 ——建立特色校园文化体系。按照“理念先进、内容新颖、形式丰富、特色突出、效果显著、师生认同”的思路,结合学校历史、特色、需求,打造教育品牌,增强学校综合实力,提升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一校一品”的特色校园文化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参与体系。依法建立健全社会参与学校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充分参与学校决策、管理、监督和评价。积极探索试行引入社区、家长、媒体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多形式介入的监督机制。积极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价,完善社会化评价体系。 (七)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健全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师德师风监察监督机制,全面落实国家、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严格落实《孝感市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补课等行为处理办法》,执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将每年9月设为“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月”,举办教育大讲堂,加大对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形成弘扬高尚师德的强大正能量。 ——健全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机制。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按照班师比与生师比相结合的办法核定编制,落实公办幼儿园机构编制标准,建立健全中职学校编制标准。编制部门每三年核定一次教师编制总量,教育部门依据实际需求调配。解决中小学紧缺学科和心理健康教师及教辅、安保、校医、后勤保障服务等人员聘用问题。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探索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 ——健全完善教师城乡交流机制。落实国家县域义务教育教师每年交流20%比例规定。实施城乡学校对口帮扶计划、送教下乡行动等,积极推动“从城区到农村的支持型交流”和“从弱校到强校的提高型交流”。建立新入职教师乡村任教制度,由县级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岗位,新入职教师5年内到乡村学校或城镇薄弱学校任教至少1年,市直学校原则上对口安排到市直“三区”的农村中小学任教。 ——健全完善教师学习培训机制。完善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师培训体系,按不低于教师工资总额的1.5%落实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在培训专项经费限额内,由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制订年度教师培训方案,报财政、组织、人社、审计等部门备案后执行。理顺教师培训管理体制,实行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分级开展培训和学分登记。完善以企业实践为重点的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制度。 ——健全完善教师表彰奖励机制。建立完善市、县、校三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梯级专业荣誉体系,进一步完善分级评选专业标准和评分细则,优化评选程序。改革创新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综合表彰机制,改进特级教师、教坛名家、教坛名师管理工作。制定教师表彰奖励办法,重点奖励在教学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每年评选一批孝感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制定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名师工作室评选建设管理办法。 (八)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统筹推进中考改革,制定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制度。制定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英语听力口语考试和初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五门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落实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推进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进职业教育分类招考改革。完善普通高中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考试工作方案,促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 ——深化民办教育管理改革。落实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分类管理体制机制。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完善民办学校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规范民办学校融资行为。引导和推动民办学校更新办学理念,强化教育公益属性,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中级、高级教师(含体育、美育教师)岗位比例,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落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政策,坚持岗位设置到校,在岗位设置空岗范围内申报职称评审,严格落实农村教师职称即评即聘政策,完善符合中小学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实现职称与教师聘用相衔接。进一步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建立符合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修订《孝感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孝感市教师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选细则》,积极开展农村教师职称专项评审。 ——深化教师招考方式方法改革。中小学校招聘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从通过三级以上认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