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培道时代的“爱诚贞毅”到广州市第七中学的“爱诚真毅”,四字校训,传承百年。 老校名片 学校:广州市越秀区第七中学 创办时间:1888年 地址:广州市第七中学在广州市越秀区烟墩路28号 校训:爱诚真毅 在浩瀚的宇宙里,有一颗星叫“穗七中星”。她的发现者和命名者,是广州市第七中学一名17岁的高中生。 1888年,美国南方浸信会派遣容懿美女士在广州五仙门创设培道女子学校,初设妇孺班,这是广州市第七中学的前身。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时代,这所以“爱诚真毅”为育人理念的百年老校不仅是中国女子教育的先行者,而且是岭南基础教育的窗口,更是中国现代学校发展的缩影窗。 培道创始人——容懿美女士(1888—1889年任校长)。 管乐、无线电测向、3D打印技术……广州市第七中学校长曾优鲜对学校特色如数家珍。在他看来,办学要充分尊重教育规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个性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闪光点,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女子教育的先行者 七中133年的历史,有近一半的时间是作为一间女子学校存在。 1888年,美国容懿美女士在广州五仙门创设培道女子学校,初设妇孺班,入学者仅五六人,次年入学者却多达七十余人。 学员逐渐在增加。1906年,培道学校迁址东山牧鹅塘(即现址),改名为广州培道女子中学。1919年,蒙学班归并培正中学附小,母校则专办女子教育,设中学、师范、小学及幼儿园,命名为“广州培道女子中学”。 1907年东山培道开学典礼时全校师生大合照。 当年,广州城里有一首粤语童谣提到:“培道女子温柔柔”,里面讲的“培道”,便是“广州私立培道女子中学”(即七中前身)。就读的学生大多是华侨、富商、国民政府官员的女儿,她们有素质有修养,自带一份贵气的柔情。 开师范班、扩校舍、建礼堂、改学制……在“男尊女卑”观念根深蒂固的年代,争夺女子入学权利并非易事。那时,学生开设课程有《四书》《五经》教学,还教授麻布抽纱、刺绣及编织等手工艺。从此,女子的生活不再只有柴米油盐、锅碗瓢盆,她们开始读书识字,开始接触更广阔的世界。 培道五仙门校舍。 百年学校,培育了无数英才。这里走出了中科院院士李方华,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翠芬,享誉美国半个世纪的航空女杰张瑞芬,民国时期“电影皇后”胡蝶,新中国游泳队第一位女教练潘静娴,参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研制的科学家符红铁,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钟华荪。 黄翠芬,1940届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子遗传学家。 在培道女子中学第一届毕业生中,有人就冲上了蓝天。她,就是被世人誉为“航空女杰”的张瑞芬。1933年5月,她单独驾机从纽芬兰飞抵爱尔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飞越大西洋的女性。 1953年,培道女子中学改为公办,改名为广州市第二女子中学;1956年,学校改名为广州市第三十中学,开始招收男生;1962年,学校改名为广州市第七中学,并沿用至今,开始了一段更为悠远的历史。 岭南基础教育的窗口 七中校址位于越秀区烟墩路,是昔日老东山的中心地段。东山区曾经是广州著名的老城区之一,2005年因行政区划调整,被并入了越秀区。上世纪初老东山地段原是一片松林茂密、寺庙点缀的农牧场所,当地居民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东山校区,清水红墙的大门。 培道学校的到来,让这里悄然转变。人们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开始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认识这个世界。 创校之初,七中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模式与优质教育资源,开设英文、历史、地理、物理、化学、数学、音乐、体育等课程,着重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上世纪20年代,学校鼓励学生成立世界语学会,自主创刊《培道学生》,主要刊载师生作品,包括论文、小说、诗歌等,由学生自己组稿、编辑及付印。那时,学校还不断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特长,多位同学被选派参加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洲际国际竞赛——远东运动会和全国运动会。 多年来,广州市第七中学秉持“爱诚真毅”的育人理念。学校校长曾优鲜说,“爱诚真毅”传承了这样的教育信念:“爱以存善;诚以立身;真以求知;毅以遂志”。 爱,是七中人所具有的最为显著的品质特征。因为怀着对母校深深的热爱,便有了何庆兰校友为修建善衡体育馆,一次性捐献了100万元; 为了鼓励在校的品学兼优的七中学子,周仕伦校友还成立了“周仕伦慈善奖学基金”;在七中人的身上,爱,表现为一种责任。 诚,是七中人立身处事的基本准则。它还表现出一种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无限的忠诚。1958 届校友符红铁先生,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参与了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工作,并荣立三等功;1962届校友钟华荪女士,几十年如一日为党为人民忘我工作,2003年,经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批准,荣获第39届南丁格尔奖章。 真,是七中人的一种个性特征。追求真理,求真务实。1949届校友李方华女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她一直从事对晶体的研究,获得了“联合国世界女科学家成就奖”欧莱雅奖。 毅,则表现出七中人的一种自信和坚定。1971届校友霍东龄先生,通过自己在商海里多年的打拼,几经挫折,终成大器,2006年获得了“亚洲商业领袖奖”之香港年度CEO奖。 曾优鲜说,以“爱诚真毅”为核心的“培道—七中”文化,已深深植根于七中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行为、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叶惠芳,1934届校友,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著名妇产科专家 现代学校发展的缩影 百年风云过,人间换新篇。今天的广州七中,扎根历史沃土,深藏文化底蕴,焕发青春朝气,创造着新时代的辉煌。 2007年,越秀区启动“构建学区管理模式”,七中作为试点学区的领头羊,以“四合一”教学模式的普适性研究作为学区建设的切入点之一,研究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推进学区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不等于考试,学生不等于考生。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要尊重他的主体地位。”七中校长曾优鲜将学生比作正发育的种子,遵循成长规律,开设多元课程,汲取丰富营养,学生才能健康成长。 目前,七中在执行国家课程基础上,面向学生开设11门必修和选修的校本课程,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置不同的课程安排,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实现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曾优鲜介绍,初一学生实行“2+1”课程模式,即培养两种运动技能和一种书法技能。“强国必先强身”,此举旨在确保学生首先拥有强健的体魄。到了初二,学校开设礼仪和家政课程,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 “不局限于校本课程,还注重课外的延伸和拓展。”曾优鲜说,七中与周边单位共建开拓教育资源——七中与团省委合作开设“遂志班”,面向全省招收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的优秀学生;与校园周边的南部战区“模范红一连”共建“培道红星班”,开设红色文化经典、英语国际课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七中的学生卡在越秀区图书馆同样可以使用;与越秀区少年宫合作打造管弦乐队、培训科技小组以及共享场地等。 师资队伍建设同样关键。七中推行“双导师制”,每位同学均配备校内和校外两位导师,建立校内外成长机制。校内导师由学校挑选专业素质好、教学经验丰富的省市级名师担任,负责学生的基础学业;校外导师则将聘请中大、华工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担任,承担创新类特色课程教学,担任学生的拓展研究导师。 改革浪潮袭寰宇,发展大计定乾坤。 2017年,广铁二中、铁四小合并,成立广州市第七中学西湾校区,挂“广州市第七中学实验学校”牌。2020年,桂花岗校区划归七中使用,成立桂花岗校区,专用于高三年级封闭式教学管理。2021年,广州市第七中学东山学校加入七中教育集团,区内教育均衡化得到进一步推进。 在湾区建设的热潮中,广州市第七中学与香港培道中学、澳门培道学校形成粤港澳“一门三校”的办学格局,每年与香港培道中学、澳门培道学校进行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和校际间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让湾区教育合作发展走上新台阶。 校长专访 广州市第七中学校长曾优鲜:办学要充分尊重教学规律 南方+:作为百年老校,七中传承至今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曾优鲜:进入21世纪后,学校对校训作了“一字之改”,把“贞”改为“真”。“爱诚真毅”?不仅体现了七中人对人才培养的独特理解,而且是顺应新时期教育改革趋势。我们重视的是爱,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校训里的爱是一种大爱,继承了创校者推行男女平等的博爱,我常告诉老师,要一视同仁对待学生,不能因为部分学生成绩好就偏爱,要看到不同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南方+:您觉得,办学最重要是什么?初高中生的成长规律是什么? 曾优鲜:我想,办教育,最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一定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个性发展。 首先,初高中生身体处于迅速发育的阶段,所以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增加了体育课,希望学生拥有一个好的身体,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第二,中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身体和心理未能同步发展,让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十分重要,一旦发现有心理伤害的情况,我们马上进行心理辅导。第三,中学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作为学校,要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们知道,每个孩子能力展现时间节点不同,不能一概而论,轻易给孩子能力下判断。最后,是兴趣和爱好的引导,通过开展大量的课程,让孩子能找到一个长期将坚持的兴趣与爱好。 学校要有花香,更要有书香,但不能唯成绩论,如果只看数字是有失偏颇的。我们追求的是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我想在追求高质量升学的同时,提升德育水平,让学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发展方向。 【记者】黄锦辉 实习生 张诗瑶 李敏 【作者】 黄锦辉 广州教育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