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排名(细胞生物学专业院校排名)

时间:2022-12-03 02:12来源:考试资源网 考试资料网
国外生命科学领域在自噬及其相关途径知名科学家1、DanielJ.Klionsky美国科学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酵母模型的自噬研究。最早在Science上发表综述介绍自噬,2005年创办了第一本自噬杂志A

国外生命科学领域在自噬及其相关途径知名科学家

1、Daniel J. Klionsky

美国科学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酵母模型的自噬研究。最早在Science上发表综述介绍自噬,2005年创办了第一本自噬杂志Autophagy;2007年举办了第一次自噬国际会议,对推动自噬领域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尽管2016年没能获得诺奖,但是依然不会影响他在自噬领域的大师级地位。

2、Yoshinori Ohsumi(大隅良典)

日本分子细胞生物学家,2016年,因在细胞自噬机制方面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大隅良典在酵母自噬的遗传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1992年发表在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IF 2019:8.811)的文章中第一次报道了在营养缺陷的条件下,酵母体内会发生自噬降解胞质中的成分,而且还表明自噬对酵母的存活是必需的;1993年发表在FEBS Letter(IF 2019: 3.057)的文章报道了其团队鉴定的15个参与自噬调控的关键基因;1997年发表在Gene(2019 IF:2.984)杂志上的文章报道了第一个克隆酵母自噬基因Atg1。他在阐明自噬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理意义方面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这三篇文章与其摘得诺奖桂冠有莫大的关系。

3、Noboru Mizushima(水岛昇),大隅良典的弟子

1998年,Noboru Mizushima报道了人类中Atg12的同源基因,并阐明了其作用分子机理与酵母有着相似之处,这篇文章以Communication的形式发表在JBC上。2001年主要报道了Atg5的功能,被认为是哺乳动物分子机制研究的第一环,以及参与克隆自噬标志物LC3,而且制备了一些ATG基因敲除老鼠以及LC3转基因老鼠。

4、Tamotsu Yoshimori (吉森堡),大隅良典的弟子

Tamotsu Yoshimori是自噬领域顶尖级的学者之一,特别是在阐明哺乳动物中自噬的机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00年,Tamotsu Yoshimori课题组首次报道了鉴定细胞自噬的金标准——关键蛋白Atg8的同源蛋白LC3,同时还建立了检测哺乳动物中自噬水平的方法即LC3-I到LC3-II的变化,如今从事自噬相关研究的同行多数使用这种方法检测自噬。这篇文章发表在The EMBO Journal上,通讯作者是Tamotsu Yoshimori和大隅良典也是共同作者之一。

5、Guido Kroemer

Guido Kroemer教授在肿瘤及细胞生物学领域做出了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包括: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对细胞凋亡的调控,HIV感染调控免疫细胞死亡的机制,细胞应激与代谢改变调控衰老、糖尿病、肥胖及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对肿瘤治疗的影响。他于2013年被评为“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生物医学家”,在细胞死亡及生物医学领域,他的通讯作者论文引用率排名世界第一。其在细胞凋亡研究中作出了卓越贡献而且涉猎极其广泛,目前也从事自噬研究,例如p53,Bcl2家族与细胞自噬。

6、Beth Levine(1960-2020)

美国德克萨斯西南医学中心教授,1999年发现哺乳动物自噬基因Beclin 1对人乳腺癌起抑制作用并首先克隆了Beclin 1;Levine研究组一直围绕Beclin1做了大量重要的细致的工作,对自噬与疾病的发生的关联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

7、David Rubinsztein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2004年首次报道了mTOR与自噬的关系,抑制mTOR促进自噬。目前利用rapamycin诱导自噬成为经典模型之一。2010年Nature的报道首次证实了自噬对mTOR的负反馈调节。

8、Patrice Codogno

法国科学家,2000年首先证实了PI3K信号通路在自噬的作用,I型抗自噬,III型促自噬,是自噬信号通路的开拓者。

9、Ana Maria Cuervo

美国科学家,是分子伴侣自噬的开拓者。Ana Maria Cuervo教授最早主要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她的团队已经将溶酶体蛋白降解(自噬)和包括帕金森在内的不同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老年痴呆症和亨廷顿病联系起来,已经证明恢复正常的溶酶体功能,能防止衰老中错误蛋白的积累。

国内生命科学领域在自噬及其相关途径知名科学家

1、张宏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研究多细胞生物中自噬作用的机理和调控机制,工作主要集中在开展多细胞生物组织特异自噬新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阐述自噬选择性降解蛋白聚集体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研究多细胞生物发育过程中,自噬如何感应各种信号刺激进而维持机体稳态平衡;揭示自噬作用在多细胞生物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学功能,尤其是自噬异常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2、钟清

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团队致力于研究关键自噬调控因子在自噬体形成,底物选择和自噬体-溶酶体融合中生化功能解析和重建;并进一步探讨自噬在脂质代谢中的功能。他的实验室还涉及了关于氧化应激坏死的新机制。

3、俞立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综合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方法,以从酵母到小鼠等不同模式生物为模型研究1)俞立实验室发现的新细胞器迁移体(Migrasome)的机制与功能。2)自吞噬在细胞及分子水平上的调控机制。

4、刘伟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刘教授实验室致力于研究细胞内蛋白和膜运输的分子机制,解析重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在细胞生理病理过程中的作用。课题主要涉及自噬启动的信号调控、选择性自噬的发生和调控机理以及自噬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5、杨崇林

杨崇林研究员主要以秀丽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为模式,运用正向和反向遗传、生化以及细胞生物学等综合手段,探索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调控机制以及溶酶体和线粒体的调控机制。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细胞程序性死亡的遗传与分子调控机制、溶酶体介导的细胞降解机制以及线粒体动态平衡的调控机制。

6、刘玉乐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兴趣和领域涉及植物免疫的信号传导与调控、植物病毒病理的分子基础、植物细胞自噬、植物功能基因组。

7、林圣彩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林教授以细胞代谢稳态调控为研究核心,针对细胞对营养物质与能量的感知机制以及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揭示了生长因子缺乏诱导细胞启动自噬的分子机制(Science, 2012),及其对糖代谢流的调控(Molecular Cell, 2016);发现和鉴定了细胞感应葡萄糖缺乏的溶酶体途径和“葡萄糖感受器”,及其激活AMPK的方式,并打破了传统的“AMPK的激活仅依赖于AMP浓度的变化”的认知(Cell Metabolism, 2013, 2014; Nature, 2017)。此外,还揭示了自己团队发现的AIDA基因在哺乳动物中作为脂肪吸收、合成和储存相关的“浪费基因”的生理功能、及其蛋白质通过内质网降解(ERAD)途径控制膳食脂肪吸收过程的重要功能(Cell Metabolism, 2018),和甘油磷酸酶lipin1在甘油三酯合成中的关键作用(Nature Communications,2018)等诸多研究成果。

此外,国内还有很多自噬领域著名的科学家,比如:乐卫东(四川省医学科学院);杜立林(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王晓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魏永杰(广州医科大学); 杨倩(第四军医大学); 葛亮(清华大学); 荣岳光(华中科技大学)谢志平(上海交通大学); 戚世乾(四川大学); 易聪(浙江大学); 龚清秋(上海交通大学); 薛宇(华中科技大学); 冯杜(广州医科大学); 夏宏光(浙江大学); 刘蓉(南京农业大学); 崔隽(中山大学); 崔逸仙(武汉大学) ;卢克锋(四川大学) ;李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梁永恒(南京农业大学) ;潘李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宋质银(武汉大学) ;赵颖(北京大学医学部) ;赵燕(南方科技大学) ;孙启明(浙江大学) ;张大川(清华大学) ;陆娣(清华大学) ;袁健(同济大学) ;任海燕(四川大学) ;李洋(复旦大学)等众多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细胞生物学排名(细胞生物学专业院校排名)”由考试资料网(www.kszl.net)整理!仅供学习参考!具体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分隔线----------------------------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