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 昨日,消息传来:“北师大珠海分校正式更名为北师大珠海校区”。多方核实后确认消息属实。 珠海校区,并不是什么新词儿,这片校园最开始的时候就叫“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2002年4月,国家编制委员会特批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教育园区,编制名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 2003年,北师大将之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并报请教育部; 2003年7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出文件,批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教育园区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校类别被定为独立学院 。 …… 2003年9月28日,教育部复函北师大,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作为特殊情况,同意珠海分校02、03级学生学习期满且成绩合格者,颁发类似北京师范大学校毕业证书、学位证,内芯注明在珠海校区学习。 …… 2004年由教育部批示正式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从建立之初的“珠海校区”,到2004年更名“珠海分校”,其实是受到了教育部[2003]8号文《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的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的影响。 《意见》 一、本文所称独立学院,是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 一些普通本科高校按公办机制和模式建立的二级学院、“分校”或其它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不属此范畴。 …… 四、试办独立学院要一律采用民办机制。 …… 六、独立学院原则上应在申请者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试办。 《意见》一出,当时作为独立学院的“珠海校区”,似乎是不符合新机制(民办机制),又不在北师大所在的直辖市北京(如浙大城市学院就与浙大同在杭州),因此没法算作独立学院,而只能算作“分校”。 这只是我从文件中读出的信息,其背后包含的利益博弈我则无法看清楚。要知道,02、03年进入北师珠的师兄师姐们可都是超过一本批次几十分的高考成绩,在刚上大二的时候却被告知“校区”变“分校”,北师大不认了。他们的“北师大”毕业证可不是“教育部复函北师大,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作为特殊情况”这么简单,而是靠着自己的“运动”和努力争取回来的。 2004年,学校开始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的名义面向全国单独招生,并坚持在第二批本科以上批次招生。于是04年之后的我们就一直自认为是“分校”人——虽然直到我读书时的2010年左右,励耘楼一角的楼名依旧写的是“珠海校区”。 叫“校区”的时候一本批次招生,到叫“分校”的时候二本批次招生。今天听到要恢复“校区”,那是不是意味着以后也会恢复一本批次招生呢? 从高考成绩看,我们这批二本线的“分校”人,似乎就成了“塌陷的一代”。 分数今年仲夏时节,高考招生阶段,北师珠传来“喜报”:北师珠今年起在四川省一本招生! 作为一个从北师珠的毕业生,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好喜的,只是感到一阵撕裂感,替那群来自四川的师弟师妹们。 当天府鱼米滋养的那么多好白好乖的妹娃儿,顶着一本批次的分来到珠海,得知自己的同学、室友、好闺蜜高考成绩普遍比自己少考了50分的时候,多少都会有一些撕裂吧?四川可是全国排名前五的高考大省,这50分在在省内一本批次分数段,至少够他们压死5万人。 我为啥知道这种感受?因为同样来自高考大省安徽,09年我顶着省内能上顶尖二本的分,到了珠海。我的大佬们告诉我,分校在广东走2B批次(说好听点儿的三本批次嘛)。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我并没有被骗。我在报考的时候是知道这些的。在经过考虑,觉得能接受以后,我还是选择了北师珠。只是,当你亲耳听着自己的亲同学、真室友、好哥们这么说的时候,内心还是会有那么一丢丢撕裂感的。 话题回到“北师大珠海分校”正式更名为“北师大珠海校区”。这真的会像那些公号标题党说的,“珠海会出现一个‘985’级别的高校么?”或者,说得克制一点儿,“北师珠明年真的可能一批次招生么?” 我看未必。即便今年四川省的招生给北师珠开了个好头,也并不代表,明年北师珠就能全线(大部分省市自治区)一本批次招生。因为这既需要各省教育考试院的复函文件,也要看考生的市场选择。如果你的分数能在省内上一所211,那么为何要舍近求远,跑去珠海上一所建校时间不长、学校编制属性不稳定的“校区”呢? 正常的逻辑应该是:虽然文件已签了,董校长要建设“和本部同一水平的南方校区”的话也说出去了,但是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走。 我们学校有很好的硬件优势;珠海这地方除了偶尔刮台风,气候条件相当怡人;近些年的办学水平在稳步提升;本部的认可也给了一直在坚守的老师和同学们一剂强心针。 分校10周年的时候我去数了数校名石后的“百年广场”上的大石头,总共有20块。其中两块已被刻上铭文,以纪念五周年和十周年的建校历程。这意思就是,我们是想要把北师珠好好建设100年的。那么我们也可以不要急,慢慢来,用100年的时间,一步一步地成为“南方硅谷”吧。 也许,我们在建校50周年的时候看到母校的成就,会比今天在这里孤零零地听到北师珠花“90点券”买了一张“改名卡”要有带入感,也欣慰得多。 就算我们想得非分一点,北师珠明年就按985的分招生,真的就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儿么? 先不说那些那些高考成绩660+的学霸们进来之后,看到大二大三大四的“学渣”师兄师姐跟自己在一个学校时会不会感到“撕裂”。就从已经入学的学生角度考虑,引用目前在校师弟哈士奇同学的一句话:“真等985来了,我们有能力面对他们吗?”因为我们从高中的时候就深知,那玩意儿跟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生物啊。 双城似乎从北师珠存在的那天起,“本部”就是一个挥之不去的词。一方面“乐育楼”、“励耘楼”都在本部都有道路名称对应;另一方面,“北京师范大学”这六个字也确确实实是抹不去的烙印——虽然我们总是要在面试的时候强调并解释何为“珠海分校”。 北京和珠海,从来就没有站在一个对等的位置上。但在北师珠人心中,它们就是双城。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 ——Charles Dickens A TALE OF TWO CITIES 03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与香港四大天王之一重名的某位师兄,向我描述他毕业找工作时提及“珠海校区”时所受到的微辞:“到底系唔系北师大嘅?你自己都港唔明”。而等到我毕业的时候,我的切身体验告诉我,北师珠“出品”在珠三角一代口碑不差。可能这边都是靠着改革开放白手起家的一代,认能力而轻门阀。北师珠的学生好用,能干,老板们自然就愿意要。 虽然有些“粗心”的HR在看到简历的时候还是会问出“作为一个广东人,当初你是出于什么原因选择去北京上学的呢”这种问题,但我们还是会很自然提醒他:“括弧里还有‘珠海分校’四个字,就在珠海。”十几年,无论是第一批考600多分的学长,还是我们这些500分的“分校人”,都没有为这括弧内外的,拢共十个字丢脸,不是么。 06级一位学长在校友群内留言:“本部一直没觉得北师珠与北师大有关系。”我回复:“我们也没觉得跟本部有关系。”得到群内一些校友的附议。 本部不认我们,我们不认本部;或者以后“校区”的时间长了,我们实力强了,本部认我们,师弟师妹们对本部也有归属感,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在皇城根下挥洒了青春,我们在珠海蓝中度过了四年。 双城的意义就在于:两个城市,一开始就注定是不同的人生。而我们各自,都更爱自己的那个。 作为北师珠人,我们从来都知道自己是谁。且我们选择北师珠大多不是冲着“北京师范大学”六个字来的。比如我,我的分在安徽离一本线就差几分,省内准一本批次高校的汉语言专业我都可以选。但由于当年的我比较狂,自认为已经不用学汉语言,想学应用性更强的新闻学。可无论是安徽省内还是长三角地区,好的新闻学院校我够不上,我够得上的新闻学专业都是理工科学校内的。找了半本报考册子,就北师珠的“编辑出版”我能上。在向父母确认了可以接受较高的学费后,我就报了。 其实,没多少人会在意这个学校最后到底叫什么,我们根本不在乎“校区”还是“分校”,因为影响真的不大。无论是校区还是分校,最后我们还是会叫它北师珠。 而对于“分校”时期的我们,我认为也根本不是什么“塌陷”的一代。我们用不丢人的成绩上了一个不丢人的学校;我们支付着较高的学费,但这学校的硬件设施似乎也值得上这个价位。在那个长达三个月的漫漫暑假过去的时候,高考已经离我们遥遥而去。不过是一批十七八岁的少年,争前恐后地长大。 那是最糟的时代,那也是最好的时代。 “我们其实还是喜欢我们自己的时代。” 本文转自 叭唧 已获授权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