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考试开卷资料整理研究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然辩证法考研真题)

时间:2023-03-01 13:34来源:考试资源网 考试资料网
自然辩证法考试开卷资料整理研究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然辩证法考研真题)

自然辩证法考试开卷资料整理研究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然辩证法考研真题)

admin2周前免费1

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复习题

一、单选题

1、思辨性体现的是 (1.0分)

A.逻辑能力 B.辩论能力 C.想像能力 D.猜测能力

2、中国古代自然观中,最有价值的是 (1.0分)

A.五行说 B.阴阳说 C.宣夜说 D.自然感应论

3、代表古希腊物质观最高水平的是:(1.0分)

A.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说” B.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C.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说” D.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4、科学问题具有真实性,这是指该问题:(1.0分)

A.不是科学研究者虚构的问题 B.是可以被科学事实加以实证的问题

C.是科学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D.是科学认识主体尚未解决的问题

5、中国古代自然观中,最有价值的是 (1.0分)

A.五行说 B.阴阳说 C.宣夜说 D.自然感应论

6、思辨性体现的是 (1.0分)

A.逻辑能力 B.辩论能力 C.想像能力 D.猜测能力

7、镭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种放射性元素。这一重大发现彻底改变了以往自然观所坚持的 (1.0分)

A.机械直观性原则 B.原子基本性原则 C.因果必然性原则 D.世界既成性原则

8、“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这段话体现的是(1.0分)

A.古代机体论自然观 B.近代机械论自然观 C.现代辩证自然观 D.当代系统自然观

9、系统是否形成,标志是(1.0分)

A.要素之间是否存在联系 B.是否产生各要素所不具有的系统整体功能

C.是否向环境开放 D.要素之间的结合是否稳定

10、系统论将与环境只存在能量交换的系统,称为 (1.0分)

A.开放系统 B.孤立系统 C.封闭系统 D.线性系统

11、系统之所以能够具有要素所不具有的的功能和特征,是由于系统内部存在着(1.0分)

A.加和性关系 B.非加和性关系 C.双向因果链 D.随机涨落

12、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 (1.0分)

A.普遍性 B.整体性 C.层次性 D.开放性

13、系统科学认为,进化是一个从 (1.0分)

A.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过程 B.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

C.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过程 D.从生到死的演化过程

14、首次提出耗散结构理论的是 (1.0分)

A.恩格斯 B.罗素 C.薛定谔 D.普里高津

15、自然演化具有两个方向即 (1.0分)

A.可逆和不可逆 B.低级和高级 C.进化和退化 D.简单和复杂

16、牛顿力学第二定律方程形式为F=m(d2r/dt2),若以-t取代t代入方程中,方程的结果将完全不变。这意味着之一过程具有 (1.0分)

A.退化性 B.进化性 C.不可逆性 D.时间反演对称性

17、物理学家鲍利鉴于β衰变中有能量亏损现象,衰变放射出来的电子带走的能量小于原子核损失的能量的现象,根据能量守恒原理,他在1931年作出推论,预言在β衰变中有一种尚未发现的微小中性粒子带走了亏损的能量,并将它命名为“中微子”。这一思维过程运用的是(1.0分)

A.演绎法 B.归纳法 C.类比法 D.联想法

18、要检验某种理论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践。在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思维方法是(1.0分)

A.归纳法 B.类比法 C.演绎法 D.直觉法

19、系统思维强调系统的结构,是为了把握系统的 (1.0分)

A.要素 B.功能 C.环境 D.变化

20、思维方式体现着思维过程的(1.0分)

A.方向性 B.程序性 C.规范性 D.逻辑性

21、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人们认识自然的方法,如观察法、归纳法等,在层次上属于 (1.0分)

A.哲学方法 B.一般方法 C.特殊方法 D.逻辑方法

22、伽利略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落体定律推导出了捆绑的物体A+B的下落速率既大于物体A的速率又小于A的速率。这一结论表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落体定律(1.0分)

A.不具有相容性 B.不具有自洽性 C.不具有绝对性 D.不具有普遍性

23、计算机科学属于(1.0分)

A.基础科学 B.技术科学 C.工程科学 D.系统科学

24、证伪主义的代表人表是 (1.0分)

A.培根 B.库恩 C.卡尔纳普 D.波普尔

25、科学共同体是指 (1.0分)

A.某一领域科学研究的共同问题 B.某一历史时期科学研究的共同范式

C.某一领域有共同研究范式的科学家集团 D.科学研究与应用一体化机制

26、假说向科学理论转化的根本标志是(1.0分)

A.假说能够成功解释已知事实且没有遇到反证 B.假说所作出的科学预见得到证实

C.假说具有自洽性,内部各部分之间完全一致 D.假说具备相容性,同公认的科学理论一致或没有矛盾

27、科学理论建构过程中,最常用的逻辑方法是(1.0分)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移植法

28、科学观察与实验的区别在于(1.0分)

A.是否量化 B.是否使用仪器设备 C.是否人为改变自然条件 D.是否获得可靠结论

29、科学问题具有真实性,这是指该问题(1.0分)

A.不是科学研究者虚构的问题 B.是可以被科学事实加以实证的问题

C.是科学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D.是科学认识主体尚未解决的问题

30、科学问题具有真实性,这是指该问题(1.0分)

A.不是科学研究者虚构的问题 B.是可以被科学事实加以实证的问题

C.是科学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D.是科学认识主体尚未解决的问题

31、以蒸汽机技术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以电力技术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都是属于(1.0分)

A.材料加工技术革命 B.能源技术革命 C.信息技术革命 D.空间技术革命

32、狭义的技术,仅指(1.0分)

A.劳动技能 B.劳动工具 C.生产技术 D.技术成果

33、关于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型,目前最合理的是双动力模型。所谓“双动力”是指(1.0分)

A.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 B.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 C.科技进步与市场需求 D.市场需求与自主创新

34、技术创新的最终目标是(1.0分)

A.开发出一种新技术 B.设计出一种新产品 C.提高生产效率 D.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35、任何时候,技术都不可能没有负面作用,技术负面价值的存在具有必然性。这是由:(1.0分)

A.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所决定 B.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所决定

C.人文精神的缺失所决定 D.技术的自然属性所决定

36、最高层次的人工自然是(1.0分)

A.人工控制的自然 B.人工培育的自然 C.人工制造的自然 D.人工改造的自然

37、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是(1.0分)

A.每一个人的利益 B.国家利益 C.人类整体利益 D.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的利益

38、将生物多样性作为最高的道德评价标准的主张是(1.0分)

A.动物权利论 B.生物中心论 C.生态中心论 D.深层生态学

39、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目的是实现(1.0分)

A.生态可持续发展 B.经济可持续发展 C.社会可持续发展 D.环境可持续发展

40、人工自然物是:(1.0分)

A.人类制造出来的一切物体 B.人利用技术手段制造的具有物质价值的物体

C.被人化了的自然物 D.以自然物为原材料的劳动产品

二、多选题

1、欧洲中世纪,在坚持信仰至上的前提下,保留了古希腊哲学哲学中的(2.0分)

A.人文传统 B.理性传统 C.逻辑传统 D.实证传统

2、在近代科学家看来,“世界是一部机器,它是由惰性物体组成,按照物理必然性运动,且与各种思维存在物的存在无关。”这体现着近代对自然观所普遍具有的:(2.0分)

A.机械直观性 B.自然不变性 C.因果必然性 D."天人分离"观

3、机械论自然观的基本特征有(2.0分)

A.原子的基本性 B.自然的不变性 C.机械的直观性 D.因果的必然性

4、以下强调事物变化发展的自然科学理论是(2.0分)

A.电磁学理论 B.生物进化论 C.热力学理论 D.星云假说

5、技术之所以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是因为(2.0分)

A.技术工作者都是特定社会中的人 B.技术的产生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

C.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受到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 D.技术具有经济效益

6、从技术的本质属性来看,技术 (2.0分)

A.具有主观性 B.具有实用性 C.具有跃迁性 D.具有社会性

7、在技术评估活动中,对于技术价值的评估着重于:(2.0分)

A.技术应用的长期后果 B.技术应用的社会总体效益

C.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 D.技术应用的积极作用

8、技术的积极作用体现为 (2.0分)

A.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促进社会制度的变革

C.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 D.变革人的观念和思维方式

9、在技术创新与技术革新的关系中, (2.0分)

A.技术创新就是技术革新 B.技术创新包含着技术革新

C.技术革新是技术创新的起点 D.技术革新是技术创新成功的标志

10、系统要从无序走向有序,必须向环境开放,与外界进行 (2.0分)

A.信息交流 B.能量交流 C.功能交流 D.物质交流

11、波普尔的否证式科学发展模式,突出了以下因素在科学发展中作用 (2.0分)

A.问题导向 B.批判精神 C.逻辑思维 D.非理性因素

12、科学历史主义发展观,将科学的发展过程看作是 (2.0分)

A.量变和质变的结合 B.肯定与否定的统一

C.范式的变革和转化 D.科学内部因素与其他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

13、科学认识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 (2.0分)

A.科学认识的目的 B.科学认识的主体 C.科学认识的客体 D.科学认识的手段

14、在科学研究中,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各有所长,相互结合。其中,逻辑思维主要在以下领域起主导作用: (2.0分)

A.发现科学问题 B.获取科学事实 C.建立理论体系 D.检验科学理论

15、环境科学强调地球环境有限性的理念。地球环境的有限性是指 (2.0分)

A.地球面积有限 B.地球资源有限 C.地球能量有限 D.地球容纳废弃物有限

16、为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同步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发展绿色技术,包括(2.0分)

A.治理污染技术 B.清洁生产技术 C.有利健康技术 D.改善生态技术

17、绿色消费是指人类的消费行为符合(2.0分)

A.节约资源的要求 B.减少污染的要求 C.循环利用的要求  D.有益健康的要求

18、近代“天人分离”的思想,强调 (2.0分)

A.人是世界的主体 B.人要征服和支配自然

C.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D.人要尊重客观规律,尊重自然系统

19、下列属于人工自然界的是 (2.0分)

A.中央空调 B.自然保护区 C.农场 D.城市

20、科学假说在建立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2.0分)

A.具有相容性 B.具有简单性 C.具有可检验性 D.具有解释性

21、科学假说之所以具有科学性,是因为 (2.0分)

A.它是科学家提出来的 B.它具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C.它具有一定的科学事实依据 D.它具有相对真理性

22、科学理论必须具有可检验性,表现为 (2.0分)

A.可证实性 B.可证伪性 C.可重复性 D.可解释性

23、科学问题总是具有创造性的。这种创造性体现在 (2.0分)

A.没有人提出过的问题 B.没有人研究过的问题

C.没有人完成研究的问题 D.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24、人工自然物具有: (2.0分)

A.风险性 B.自然性 C.效用优越性 D.可控性

25、科学发展表明,自然界在本质上是一个以物质系统方式存在的有机整体。这体现在:(2.0分)

A.自然界各种物质形态在化学成分上具有统一性

B.自然界各种物质形态在基本粒子层次上具有统一性

C.自然界各种物质形态在物理形态上具有统一性

D.自然界各种物质形态在运动规律上具有统一性

26、自然界是物质的,这一结论 (2.0分)

A.首先是由古代哲学家用理性推导出来的 B.最早出现在原始宗教中

C.已被科学发展所不断证实 D.已被科学发展完全证实

27、以下思维方法中,得出的结论具有必然性的是 (2.0分)

A.演绎法 B.完全归纳法 C.科学归纳法 D.类比法

28、相对于逻辑思维来说,非逻辑思维更具有 (2.0分)

A.整体性 B.精确性 C.创造性 D.形象性

29、近代分析思维方式的特点是 (2.0分)

A.还原性 B.实证性 C.辩证性 D.数学化

30、与古代整体思维方式相联系的思维方法主要有 (2.0分)

A.想像法 B.归纳法 C.演绎法 D.还原法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考试题,求大神解答!

自然辩证法试题答案

1、为什么说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学科?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003-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为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观)、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科学技术观)。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决定了它是一门具有哲学性质的学科,是辨证唯物主义的一个分支学科。003-2,003-3。自然辩证法既不同于哲学,又不同与自然科学(科学技术),它是处于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一个中间层次的学科,是联系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纽带和桥梁,是自然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产物。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由于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同社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所以也是协调人与自然、科技与社会关系的需要。所以说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学科。

2、结合我国的生态实际谈谈你对生态危机的看法?

生态危机:指的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所谓“生态危机",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危机。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是同过去三四个世纪中人把自己视做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念与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统治、征服、控制、支配自然的欲望是现代精神的中心特征之一。”在这种观念的制约和影响下。人们追求的主要是使自然界来畲乎人的需要、目的和特性,却较少考虑如何使人的需要和特性等适合和适应自然的特性、法则和生态规律;人们普遍注重强调人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力量的增长提高与发展,而忽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调节能力和人对不断变化着的自然界的适应能力的训练、提高和发展;人们一味陶醉于对:大自然的胜利和统治,却忽视了我们对自然的每一胜利,都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生态危机"与社会问题息息相关,是社会异化的产物。例如,当今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发达国家置全人类的长远利益和国际公法于不顾,肆意向发展中国家倾倒垃圾、化学废料,把公害型企业转移到发展中画家,而发展中国家由于贫穷和债务也加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全球性“生态危机"是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传统工业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粗放式生产经营方式之上的,它寻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人类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极大地扩张了驾驭自然的种种能力,却没有同样扩大保存和保护自然的能力。传统工业无限度地向自然界索取,使得人类能够以从前无法想象的巨大力跫来燃烧、砍伐、挖掘、移动、改变各种各样的物质,从而严重地损坏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全球性“生态危机”也是由于传统的发展观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所致。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传统发展观为世界许多国家所运用。按照这种发展观,自然资源可以无偿地利用。古典经济学家认为没有人类劳动参与的东西就不能体现价值,因此自然资源是无价的或低价的,可随意地无偿地利用,自然环境的各种资源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于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巨大经济增长即以漫无节制地消耗地球上大量不可再生资源为代价。按照这种发展观,就可以把发展理解为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长,将GNP作为衡量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国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首要指标。但在这一指标中,既投有反映自然资源的消耗,也没有反映环境质量这一重要价值的丧失程度。事实证明,这种发展观是有很大局限性和片面性的。

3、科学的本质是什么?

马克思对科学本质的论述:(1)科学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2)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3)科学是生产力;(4)科学既是观念财富又是实际财富。所以马克思把科学看着“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即科学是人对自然的能动认识和反映关系。 (一)科学是一种认知活动

科学具有求真性,所依据是具有客观性的自然现象,自然科学通常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追求真理;二是具有解释性和预见性;三是具有可检验性。

(二)科学是人与自然的对话

0063-1。科学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生产领域的社会劳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科学不仅是认识自然界的强大武器,而且是在社会生产中形成的人对自然界的实践关系。

(三)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和其他社会规范体系相比,主要表现在:1.具有一套自然形成的、特殊的社会规范体系。2.从业人员的主体是受过严格训练的职业科学家和科学家组成的科学的共同体。3.有一套独具特色而有行之有效的奖励制度,科学奖励的核心不是金钱而是同行认可。一个国家的科学社会建制的状况,已经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经济、政治、军事等综合实力的标准。

4、如何评价技术悲观论和技术乐观伦?

技术乐观主义产生于人类对技术的社会功能有所了解但又缺乏理性认识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其实质是“技术崇拜”或“技术救世主义”,其基本特征是把技术理想化、绝对化或神圣化,视技术进步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和根本动力。

090-1。技术悲观主义虽然沾染一个“悲”字,暴露出其整体上的消极情怀和非理性主义,但在其背后却蕴藏着反思和批判的意志和超越现实的呐喊。悲观主义作为一种否定性的技术观,自始至终都存在于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之中,只不过由于人们的观察角度不同、生活体验不同、价值追求不同,而对技术的恐怖心理、批判程度表现不同。

090-2。092-3。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等哲学观的区别在于它重视具体的社会条件对技术的作用的影响而不是孤立地讨论技术的作用。马克思、思格斯是辩证唯物主义者,他们既承认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也强调了社会对技术及其发展所起到的引导和作用。马克思、思格斯的技术社会观既不是单纯的技术决定论,也不是单纯的社会决定论.而是关于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互动的理论。因此,不能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进行断章取义地片面臆断,而应当今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社会观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技术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树立科学的技术社会观(有时间就写)

5、结合你所学的学科,思考数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15-1。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为科学研究提供简洁精确的形式化语言。用数学语言来描述事物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保证理论体系内部逻辑的自洽和简洁。加上生物统计学。如物理学:在动力学中,用一组偏微分方程就可以概括地描述经典电磁理论的全部基本规律;在量子力学中,用希尔伯特空间和算符就可以把微观世界中各种量的关系描述的一清二楚。

第二,为科学研究提高数量分析和计算方法。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拉格朗日的分析力学、海森堡的矩阵力学等就是运用数学方法的逻辑严密性构造科学理论体系的典范。

第三,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逻辑推理工具。众所周知,数学中的命题、公式都要严格地从逻辑上加以证明后才能确立,数学的推理必然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法则,以保证从某一前提出发导出的结论在逻辑上是准确无误的。

6、如何理解模仿创新?

模仿创新即通过模仿而进行的创新活动,具体包括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完全模仿创新。即对市场上现有产品的仿制。一项新技术从诞生到完全使市场饱和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创新产品投放市场后还存在一定的市场空间,使技术模仿成为可能。但完全模仿本质上也带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很多企业发展都从模仿其他企业技术开始。

第二种是模仿后再创新。这是对率先进入市场的产品进行再创造,也即在引入他人技术后,经过消化吸收,不仅达到被模仿产品技术的水平,而且通过创新,超过原来的技术水平。要求企业首先掌握被模仿产品的技术诀窍,在进行产品功能、外观和性能等方面的改进,使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模仿创新优势在于可节约大量研发及市场培育方面的费用,降低投资风险,也回避了市场成长初期的不稳定性,降低了市场开发的风险。但是同时难免在技术上受制于人,而且新技术也并不总是能够轻易被模仿的。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专利制度的不断完善,要获得效益显著的技术显然更不容易了。自己回答自主创新。

模仿创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1)积极跟随性。(2)市场开拓性。(3)“看中学”的积累性。(4)资源投入的中间聚积性。

7、科学家应遵循科技伦理吗?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有那些?

科学家应遵循科技伦理。166-1。科学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服务于人类,无论以科学的借口残害无辜的人,还是科学的成果成了构成人类的危害,都不能仅仅把责任推卸给科学或者是用科学的人,科学家要自身负起责任。科学应该造福于人类,为民众服务;科学应该用于和平的目的而不是战争;科学家要保证科学研究的后果不会引起严重的生态破坏,不会危害我们这个一代以及我们后代的生存安全,科学家要对研究后果负责,对其研究成果进行认真的评估,发现科学研究违背科研理论需立即中断,并公开申明;科学家要做出承若,通过自身行动,体现高标准的道德。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和医学实践,尤其是进行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应该遵循社会伦理、生命伦理、动物伦理等。技术工作者,尤其是工程师,在工程技术活动中,应该遵循一定的职业伦理和社会伦理准则,应该承担对社会、专业、雇主和同事的责任,应该对工程的环境影响负有特别的责任,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人类福祉和环境保护服务。科学家的伦理规范构建仅靠舆论支持、道德示范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体制上缺乏科技道德行为的惩戒机制,对社会心理就会产生一种消极的暗示作用。只有对科技界的非道德行为通过法律的手段坚决予以惩治和消除,新的伦理规范确立才可能有效的保证。

8、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68-1。为了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必须从经济条件、社会环境与国家政策三个方面予以保证。从政策、法规与组织机构,制度化诸方面予以保证,包括建立保障研发活动社会运行的机制,建立保障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机构,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科学技术体制。169-2(7点)

只要能够时刻牢记“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人类最大限度地带来快乐幸福”这个大方向就能够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了。 有了这个社会发展前进的总体方向,一旦某些科学技术的发展损害或可能损害到社会的整体幸福时,我们就要坚决禁止发展和使用这样的科学技术,反之,有利或更有利于社会整体幸福的,我们就不断的支持这样的科学技术。

9、技术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技术创新实际上是以新产品(或改进产品)、新方法、新工艺的形式实现具有社会经济意义和市场意义的技术发明的首次应用。技术创新的来源并非限于新的技术发明,同时还包括先前存于“技术库”中的原有技术发明和原有技术创新成果。

1.技术创新是新兴产业成长壮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

2.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前提和动因

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都依赖于该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3.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

4.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竞争力提高的根本保障

第一,技术创新改变区域生产与生活方式,创造区域持续竞争能力,第二,.技术创新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为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创造了制度基础

10.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是指以先进的科学和教育为基础,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并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多种创新互动,使国内外创新成果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和社会充满活力的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需要。

一是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

三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四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

五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六是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

七是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包含哪些内容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一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

1、自然观

这方面的研究,要求不断地概括和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和更新人们关于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和对自然界的总观点,其中包括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信息观、系统观、规律观以及自然发展史和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的划分、联系、交错、转化等等。

2、自然科学观

自然辩证法不但把科学看作是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探讨其在一定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而且也把与科学紧密相关的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来研究。

与科学的关系

1、科学与哲学的内在融合。科学学科之间只存在普遍理性的普遍程度上的差异,而不存在普遍理性有无的区别。

2、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的指导。哲学对科学实施方法论指导;科学是哲学的具体材料。

3、科学对哲学的改造,哲学对科学的批判。科学通过普遍理性的层次跃迁改造哲学;哲学将科学中的普遍理性选择性的吸收。

研究生:求学堂云3 自然辩证法作业答案

b站搜到有答案 ,问up主就可以了。

1. 单选 (1/1分) 以下哪一项不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形态( )

系统自然观 人工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正确答案】: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答案解析: 无

2. 单选 (1/1分) 以下哪项不是自然辩证法的特点( )

综合性 交叉性 复杂性 哲理性

【正确答案】: 复杂性

答案解析: 无

3. 多选 (1/1分)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 人工自然观

【正确答案】: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答案解析: 无

说明科学的三层含义(这是研究生自然辩证法的考试题)

1.基础性(局限性)

2.论证性(严谨性)

3.创新性(不确定性)

1.基础性:科学的根本是以人类本身为出发点去研究、去探索、去论证 已知或未知事物的一种人类行为。所有的一切从人类的感官开始,结束于人类的大脑。人类现在可以理解所谓的“抽象”概念,但是人类还不能明白更加“抽象”的概念。也无从知晓是暂时不能理解还是永远无法跨越这条鸿沟。人脑的思维局限性决定了人类进行科学行为的一切都将回归到人类大脑本身,这个是基础。

2.论证性:所有的一切思维都将被人类所直接或者间接地感官到,可以听可看可闻可触摸可品尝可描述可绘画可传诵等等以及更高级的感觉。脱离了这些具有感官上的严谨的论证,就不存在科学。或者说是不严谨的科学,甚至可以说是伪科学。

3.创新性:有很多科学概念暂时只有少数人能够明白,或者永远只有那么一部分人能够明白,或者以前是明白的人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这就遗留下了一些谜题。种种的一切迹象有反映出某些事物的稀有和违反常理,不被世人所理解,所接受,没兴趣探讨的事物等等

例如有相当大的概率是已经被人类所理解后又遗忘掉的;已经被少数人理解但是其余大部分人不想理解,不愿意接受的;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大部分人理解不了的;也有一部分人期望的,另一部分人不期望的导致了争议,不予推广的思维。

这就有很多不确定性,人类科学是一棵大树,请注意只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有很多没有冒出的新芽头,有正在沉淀变深的老树叶,也有长成材料的大树枝,大树干。

如果有一天人类抛开了大脑本身的局限,我想其结果是更多的树,以不同的基础发展起来的科学才是真正的百家争鸣,才是真正的科学。

在《自然辩证法》中: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社会的产物,其发生和发展只能在社会背景中才能得到说明。任何一个社会的科学技术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展变化,始终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整体科学能力等因素相互联系、交互作用、互为因果。现代科学技术不仅是一种知识和技能的体系,而且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和社会事业,一种社会建制。

2.社会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生产实践是科技发展的基础;(2)社会经济状况决定科技发展的水平、规模和速度。

3.社会政治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社会政治制度对科技发展的作用: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自由探索、自由讨论,要由民主政治来保证,政治上的民主程度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政治上的专制和独裁总是妨碍和摧残科学技术的发展。

(2)科技政策对科技发展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政治对科学技术的调控主要依靠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实现,这些政策同时也调节、控制和制约着整个社会对科学技术、科技工作者的态度,以及社会整体科学能力的发展。

(3)战争对科技发展的双重影响:一方面,战争刺激了与军事相关的科技部门飞跃发展;另一方面,战争又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

4.社会意识形态对科技发展的作用

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艺术、宗教、哲学、道德、文化传统等等,对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5.社会整体科学能力对科技发展的作用

社会整体科学能力是一定社会中与科技发展相关的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整体效应。作为科学社会化的产物,社会整体科学能力不仅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而且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

(1)科技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的重要标志。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必然带来生产力的发展,其结果是新型生产力对旧有生产力的取代和超越。

(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

2.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

(1)科学技术对国家经济实力的影响。第一,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量的增长。第二,科技进步促进了经济的质的改善。第三,科技进步是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决定性因素。

(2)科学技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科技发展促进了生产的专业化与国际劳动分工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协作和相互依赖,技术贸易也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贸易。

(3)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科学——技术——生产;理论——认识——应用;科学理论——管理模式——经济效益。

3.科学技术的政治功能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是社会革命的催生剂,有着重要的政治功能。

4.科学技术的军事功能

科学技术对军事实力的影响是:第一,科学技术包含军事科学技术,而军事科技是军事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在高科技时代,军、民技术互相通用、转化的可能性大大增强,许多民用目的开发的高科技可以很容易地转为军用。第三,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单项武器装备的电子化、信息化,而且推动作战指挥系统的电子化、信息化。

5.科学技术的文化功能

科学技术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第一,科学技术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第二,科学技术知识体系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风貌和道德面貌;第四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式,促进了人类智能状况的改善;第五,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创出

1.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马克思的发展理论的主要特征:第一,以科学的发展为基础,突出生产力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最终动因;第二,发展理论的核心是社会发展,而社会发展又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第三,把无产阶级革命、社会变革和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达到人类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手段;第四,具有强烈的历史感,认为社会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的特点

2.现代发展理论:(1)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2)以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持续发展观”;(3)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发展观”;(4)以人为核心的“新发展观”。

3.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1)社会发展需要协调,其根源在于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一个特殊部分,是人们彼此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由各种社会关系总合起来构成的有机整体。(2)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大科学时代的本质要求。大科学的本质特征是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3)科技发展失调给人类造成危害。如科技负功能的危害、对科学技术管理失控的危害、高技术犯罪等。

4.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1)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发展目标;(2)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3)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自然辩证法考试开卷资料整理研究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然辩证法考研真题)”由考试资料网(www.kszl.net)整理!仅供学习参考!具体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分隔线----------------------------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