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甲卷乙卷是什么意思(高考甲卷乙卷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2-12-13 10:00来源:考试资源网 考试资料网
2022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I卷、新高考II卷4套高考语文试卷,另有北京、天津、浙江自主命制3份。全国乙卷适用地区:陕西、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

2022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I卷、新高考II卷4套高考语文试卷,另有北京、天津、浙江自主命制3份。全国乙卷适用地区:陕西、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

下面是对高考语文全国乙卷的分析说明。

守正创新,落实立德树人

以文化人,引导同频共振

一、试题分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材料摘编自杨义的《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在与西方叙事的对比中探讨中国传统叙事中流动视角的使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叙事文学的当代价值。阅读的专业门槛不算很高,文本阅读难度维持稳定。

三道选择题中第2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其他两题均是选择“正确”的。与往年相比,增加了一个选择“正确”的题干。论述类题本来就是“烧脑”的题目,这样的微小变化,实际上是增加了本试题的难度。第2题仍然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选项考查的是论证内容的概括,事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第1题、第3题考查的是筛选整合信息以及逻辑思考、理解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2分)

阅读材料是由三则选文组成的非连续性文本,它们分别是杨振宁的《对称与物理》、尹传红的《由雪引发的科学实验》、肯尼思利布雷希特的《冰的形态发生:雪晶中的物理学》。虽然都是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学术文章,但内容与北方熟悉的雪花相关联,贴近学生的生活,选文介绍了科学家对雪花六瓣原因的探索和雪花形成的物理学知识。

第4题根据题干中表格图答题,改变过去图表常常出现在文中的特点,同时继续考查碎片化阅读时代学生阅读图表的能力。题目中明显的跨学科、融文理的特点,增加学生答题的难度。第6题要求分析开普勒关于雪花的思考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带来的启示,引导学生开阔思路,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养成良好的科学观察习惯,运用科学思维探寻现象背后的本质。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文章选取了左翼作家萧红在抗战时期写的《“九一八”致弟弟书》,为一篇书信体散文。当我们读到文中“黄瓜架”“祖父”等字眼,不由得会想到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在信中萧红并未沉溺于伤感的往事,而是对弟弟这样的爱国青年满怀希冀。她坚信,“中国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对祖国深沉的爱。

第8题分析萧红“恍恍惚惚”的情感状态的由来。第9题充分挖掘萧红对青年命运的观察和思考,要求学生分析萧红对弟弟先后在上海和山西的两段生活的不同感受。这两道主观题在思想上激励当代青年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面对艰难负重前行、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在答法上更倾向于要求学生概括文章内容,尽量打破文学类文本固有的答题套路,真正考查学生是否读懂文章的能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文本选自《说苑·贵德》,《说苑》是汉代刘向所编纂的小说集。今年文言文阅读材料显露新的讯号,它不再局限于史传文和纪事本末体,不再只是人物传记或纪事本末,各种题材和体裁的古文皆有可能入选。本篇材料以吴起告诫魏武侯“国之宝在德不在险”、晏子劝说齐景公供养老弱孤寡等历史记载,引导学生领悟儒家思想中“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和“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

第11题没有考文化常识,改成了辨析句中加点文言实虚词(“食”“放”“靡”“悲”)的含义题,这一变化体现的是由简单识记积累向文言阅读能力考查的提升。考查文中词语和课本文章中词语意思的异同,以课本为基,注重知识迁移的能力。《曹刿论战》是初中经典篇目,《短歌行》《孔雀东南飞》是高中重点教学篇目,《屈原列传》对吉林考生来说则是必修课本以外的篇目,这些都有意识地加大对教材课本的考查力度,强调学生对文言文词语的积累。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诗歌选用的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的《白下驿饯唐少府》,第15题要求学生将其与初中学过的王勃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进行比较,体味两首送别诗排遣离愁方法的不同。不仅比较类型的试题本身就是增加了答题难度,而且学生还要由试题《白》诗中的“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联想到《送》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诗句。试题既考查了诗歌比较,又考查了学生对初中诗歌的记诵。

试题材料照应教材,题干设问、答案设计注意与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建立知识链接,增强和教材的关联度。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考查了高中篇目白居易的《琵琶行》、李商隐的《锦瑟》,初中篇目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三篇都是古诗,没有考查古文。明显地降低了背诵默写的难度,这给疫情期间学习备考的孩子们送来了福利。

题型都是理解性默写,难度不大。《琵琶行》考的是关于琵琶女以娴熟的技艺演奏了当时有名的两首乐曲的两句诗,《锦瑟》考的是关于数字引发了后世读者的多种解读的两句诗,《己亥杂诗》考的是关于作者以花落归根为喻,抒发了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情怀的两句诗。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7分)

这是试卷中变化最大的题型。选材是对小镇相馆的回忆,过去的相片里有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品味,这里有时代跃进的脚印。题目将原来的根据一个情境语段设置三个选择题的样式,改变成根据一个情境设置两个主观题的新题目。

第17题是成语填空,需要分别填三个成语,每个1分。考点从以往侧重考查近义成语差异的辨析变成侧重考查成语的灵活应用。第18题是说明文中两处人称“我”与“你”表达效果的差别,分值4分。这种问法只在过去的小说主观题中出现,语用主观题中第一次见到,学生要有迁移能力,灵活应答。

题型突出了对学生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和运用性的要求。试题答案不唯一,学生作答只要符合上下文语境即可得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3分)

题干所选语段是关于疾病“眼中风”的内容,提醒学生要关注身体健康。一个情境语段带出三道主观题,比去年增加一道试题。

第19题跟2021年试题一样,要求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三个恰当的句子,每处12个字,每空2分。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生动的能力。第20题简述“打笔仗”的含义并分析它得名的缘由,分值4分。这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打破以往下定义的传统题型,将筛选信息和概括压缩结合起来,对句式进行灵活考查。第21题是修改病句的主观题,分值3分。需要学生形成完整的语句,可以适当增删词语,更加灵活地考查语境的语言应用能力。

四、写作(60分)

题目中的材料分成两部分,其一是图表,其二是文字。图表是两次中国奥运会的一系列

数据对比,包括比赛成绩、群众体育、科技亮点、交通支持、国家经济等几个方面。这是首次在作文题目中出现表格式材料。命题特征:表格比较式材料 + 情境设置。时间维度:过去 +现在 + 未来。内容维度:中国体育 + 综合国力 + 个人成长。主题:跨越,再跨越。

新题型作文增加审题难度,不但文字阅读量大,而且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课外积累要求更高。题干中两次奥运会的内容占比较多,但其实却只是一个写作的起点,是引子,是例子。学生如果只看到“双奥”,忽略整体内容,很可能会偏题立意:学习奥运精神,感受体育荣耀;中国奥运展示国力。

立意重点在后面的文字引导语上。引导语中重要的句子是“两次奥运会,都显示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新高度,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了你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亲历其中,你能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引导语既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也告诉学生可以有四个立意方向:国家跨越,再跨越;个人跨越,再跨越;个人融入民族复兴大潮实现再跨越;以“我”之有为,助国之再跨越。第四个立意更佳。

要想写好这篇文章,要将青年与国家结合起来,用“家国情怀”去书写,更容易使文章写出彩来。此外,还应写出国家强盛的具体原因和表现,青年人助力国家的具体态度和做法。这样才能写出一篇内容饱满、情感丰富,体现真知灼见、有“我”之境的好文章。

写作中可能存在的失误:只写跨越,忽略再跨越;只写过去、现在,不写未来。这样写是因为缺少辩证思维,思考局限。

总之,今年的作文材料看似熟悉简单,其实在审题立意和书写表达方面都存在一定难度。

二、命题趋势和教学策略

1. 立德树人,关注时代主题

引导学生更加关心时政是近年来的命题趋势。高考作文如同社会微缩景观,映照出鲜明的时代图景。语文课堂上,坚持培养和引导学生更多从“小我”的世界中走出,拥有家国情怀,扩展家国视野,思考时代命运。

2. 深化基础,提高素养能力

和去年相比,选择题从39分减到30分,达到历年分值最低,第二卷语言文字与表达部分,全部都是主观题。这样语文150分,主观题分值达到120分。这对考生来说,不确定性增多,难度系数加大。这对语文教学来说,指引我们要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主观表达能力。

3. 含英咀华,传承中华文化

2022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文本打破过去选文的限制,分别从战国秦汉时期的杂史、别史、诸子等经典文言著作中取材。古代诗文原本就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语文学科帮助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灿烂的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民族自信力。

4. 关联教材,提升课堂效率

试题多处呼应教材,优先选择新旧教材中都有的传统经典课文为关联对象,灵活运用显性关联和潜在关联两种方式。引导教学重视教材、用好教材,将功夫下在课堂内。

重视经典课文的讲解,借用经典,引导学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化为自己精神的养分。

5. 创新形式,减少“机械刷题”

整张试卷题型变化较大,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等方面继续探索,增加新题型,扩大试题的开放性与灵活度,进一步降低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得分收益。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关注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变化。

揆诸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试题的内容,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国家“双减”政策带来的鲜明信号,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思想变革和理念进步。相信未来语文的教学和考试会朝着更“语文”方向大胆迈进,更加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优势,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为更好地培养国家的优秀人才贡献独有的学科力量。

【评者简介】

苏悦,中教高级教师,长春市骨干教师,长春市名师,东北师大附中考试研究中心语文学科研究员。撰写的小说、散文、诗歌、高考作文教师下水文、指导学生习作的文章在《贵州作家》《春风文艺》《散文百家》《诗词家》《中国校园文学》《作文通讯》《现代中学生》《语文教学研究》《吉林教育》等国家、省、市级期刊上发表。

来源:东北师大附中


    “高考甲卷乙卷是什么意思(高考甲卷乙卷是什么意思?)”由考试资料网(www.kszl.net)整理!仅供学习参考!具体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分隔线----------------------------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