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4月5日是清明节,在这个缅怀逝者、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里,全国各地以各种方式祭奠英烈、缅怀英雄。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清明节期间,很多人选择用网络祭扫、代客祭扫等新方式祭奠英烈,追忆先贤、亲人。 祭奠英烈忆忠魂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在一座座纪念碑下、一处处纪念馆前,人们祭英烈、忆忠魂,传承红色基因,汇聚奋进力量。 敬献鲜花,缅怀先烈。4月5日,湖南省长沙市杨开慧纪念馆开展“缅怀先烈 文明祭扫”清明节纪念活动。一大早,不少游客就赶来祭拜。上午10时,人们步入烈士陵园,肃立在杨开慧烈士墓碑前,依次献上菊花,鞠躬致敬。 江河之畔,遥祭英魂。清明节前夕,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组织民警赶赴澜沧江畔。民警们将点亮的水灯缓缓放入江中,缅怀在边境一线缉毒时牺牲的战友蔡晓东。2021年12月4日,蔡晓东与持枪毒贩殊死搏斗,不幸牺牲。今年2月,中央政法委印发通知,号召学习蔡晓东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 铭记英雄,凝聚力量。4月2日—5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清明节的铭记——缅怀英烈志共铸中华魂”主题教育系列活动。4月2日上午,启动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参加活动的人员在抗战馆馆前广场整齐列队、肃立默哀,向革命先驱致敬。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罗存康表示,举办清明节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能引领社会永远铭记、感念和尊崇英雄烈士对国家、人民和民族做出的牺牲和贡献,激发和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网络祭扫成趋势 今年清明节,网络祭扫成为新趋势。许多烈士纪念馆举办了网上祭奠英烈的活动。 清明节前夕,“内蒙古英烈网”开通。该网站编录了17635名烈士的个人信息、英勇事迹,242处烈士纪念设施的基本情况、实景图片;对10处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进行网上实景展示,实现720度全应用场景视觉感知、自动漫游等功能。网站还设置了敬献花篮、鞠躬、留言等祭扫功能。 清明节期间,山东省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推出 “网上纪念馆”。“网上纪念馆”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对馆区进行全景环绕拍摄。市民可以跟随镜头全自动参观展馆,并收听“云讲解”,也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进行“自助式参观”。 各地积极搭建网上祭扫平台,引导民众在云端追思先辈。网上建纪念馆、网上送花、网上祈福等正成为新趋势。 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清明节假期三天,各地累计接待现场祭扫的群众175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74%;登录网络祭扫的群众215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92%。 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由兴波认为,网络祭扫等新兴方式是当代人对清明节文化的一种创新,由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对逝者的精神文化传承上来,更富现实意义。 代客祭扫正兴起 今年清明节,代客祭扫服务兴起,弥补了人们不能到现场祭奠的遗憾。 4月2日,在江苏省淮安市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工作人员静静肃立在纪念碑前,聆听八十二位烈士的英勇事迹,随后向纪念碑敬献朵朵白菊,告慰先烈。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讲解员刘晋利表示,“受疫情影响,烈士亲属和广大群众不能来陵园祭扫,我们的工作人员通过‘代祭扫’的方式替他们表达哀思,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浓厚氛围。” 代客祭扫的全过程还会通过照片、视频、直播等方式反馈给逝者家属。 4月3日上午,海南省海口市殡仪馆怀亲楼内,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按照客户预约的代客祭扫订单要求,庄重地代行祭拜。旁边的另一位工作人员则负责拍照,将祭扫的照片通过微信发送给家属。海口市殡仪馆馆长吴英勇说:“不少市民打来电话了解代客祭扫如何预约。代客祭扫服务帮助身处异地、不能现场祭拜的家属表达思念和孝心。” 湖北省武汉市市民何健蓉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今年清明节前夕,老人在网上预订了代客祭扫服务。武汉市黄陂长乐园陵园详细询问何健蓉需求后,按其要求到墓碑前祭扫,并拍摄了图片和视频。“陵园工作人员非常细心,传来了祭扫图片和视频,让我省心也安心。”何健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