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古有王羲之、贺知章等文人墨客居住于此,后有鲁迅、周恩来等文学家、政治家在此留步。浓厚的文化气息孕育了绍兴的古典特色,悠久的城市文明在创新中迸发新的活力。 在京领新国际与创业时代网联合发布的“中国民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300强·2018”榜单中,浙江绍兴有一所学院成功“逆袭”,排名上升17位获得第23名的好成绩——这所学校就是始创于1981年,200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的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一座古典淡雅的城市,如何诞生了一所走上国际化道路、颠覆古典气质的外国语学院?本文带你从不同角度解读这所学校“逆袭”成功背后的故事。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和畅堂,“中西合璧”在这里萌芽绍兴一带在古时被称为“越”,大禹治水、越王勾践大败吴国等著名历史事件就发生于此。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创办人、第一任校长邵鸿书先生之所以将学校命名为“越秀”,其意是要为“越州”培养“俊秀”,为绍兴培养优秀实用性国际化人才。 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邵鸿书先生敏锐地观察到国家的对外经济对实用性外语人才的巨大需求,从开设英语、日语中职班级开始,经过长时间的不懈努力,于1986年9月,在名为和畅堂的小路尽头,建立了绍兴越秀外国语学校和畅堂校区。 邵老勇敢抓住机遇,在清新淡雅的江南水乡建立起“中西合璧”的外语学校,这是越秀外国语学院走向国际化的开端,也使得学校建校时间比上述榜单中排名靠前的广西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还要早一些。和畅堂校区在艰苦条件下奋力成长,锲而不舍的“越秀精神”也由此被传承下去。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稽山校区,越秀国际化的建设与发展东晋王羲之在会稽山阴挥墨写下《兰亭集序》,今日,越秀外国语学院稽山校区的莘莘学子也在谦谦向学,一展风采。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大力推进国际化特色战略,国际合作办学成果显著。学院开设了13个外语语种,是目前浙江省开设外语语种最多,也是省内唯一开设印度尼西亚语和泰语专业的本科高校。学校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120所大学或机构建立了实质性友好合作关系。在浙江省教育厅对外发布的浙江高校国际化总体水平排名中,越秀连续三年名列前茅。 2000年9月,越秀完成了从和畅堂校区向稽山校区的整体搬迁工作,开始了其顺势向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历程。从和畅堂走向会稽山麓,是越秀准确地抓住国家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重大发展机遇,实现规模发展的十分关键而重要的一步。 “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镜湖校区,越秀国际化的深度探索学校以“打造中国民办大学卓越品牌,建设百年名校”为愿景,开发建设了镜湖校区,初步实现了稽山、镜湖二个校区“一校二区”的基本办学格局,确定了稽山校区以外语学院为主,镜湖校区以国商、网传、中文、酒管等学院为主的专业和二级学院的基本布局。 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人才,学校创新实施了“System of Professional Talent”——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SPT人才培养体系”。 在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规模、特色和语种开设数量优势的同时,学校在做强国商学院,建好网传、中文学院,探索办好酒管学院和国际学院等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专业为重点,以文学学科专业为主干,以经济类、管理类、新闻传播类、艺术类学科专业为支撑的多学科相互交叉、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初步奠定了越秀外国语学院实现新发展的工作基础。 结合自身特色,持续国际化发展 “百年老校”不是梦越秀是绍兴招生规模最大的高校,不过学校在建设“百年名校”的路上还需要克服一些短板。据资料显示,越秀的学生来源93%来自华东,仅有6%来自华北;与此同时,学校男女比例失衡,男女比约为1:3。单一的生源、不平衡的男女比例也许会给学校国际化办学和宣传造成重重困难,学校在后续的发展中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在建校初期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国际化特点,在后期的办学实践中更是坚持不懈。从两个语种的中职班到建立起13个语种的庞大语言教学体系,从“半亩方塘”到“一校两区”,无不饱含全体越秀人的共同努力。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和国际化合作项目的大规模开展,将局部培养与整体提升结合,是学校在国际化竞争中展现出的绝对实力。以自身特色为内涵、以国际化教育理念为核心、以国际化发展为目标,浙江省越秀外国语学院实现“百年老校”“双一流大学”的愿景,指日可待。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