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国务院决定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改革条件逐步成熟、社会共识逐步凝聚的重大举措。《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实施和发布,是全面深化党中央改革,全面推进社会保障领域依法治国决策的具体实践,也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主要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规划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支付;改革基本养老金计算发放方式,待遇水平与支付相关,建立多支付、长期支付的激励机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考虑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金调整;继续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促进合理流动;同时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形成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利于以下几点:一是全面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利于以下几点:一是全面推进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二是促进机关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第三,有利于逐步解决待遇差的矛盾。第四,有利于充分体现员工的劳动贡献。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是:坚持全覆盖、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政策,提高公平性,适应流动性,确保可持续性,改革现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独立于机关事业单位、多渠道资金来源、多层次保障、管理服务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 本次改革有利于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民参保的发展目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伟刚表示,随着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扩大,各类社会群体逐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虽然过去在大部分地区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但改革不到位。改革可以从制度层面从根本上解决双轨制问题。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涉及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这意味着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得到了质的提高,也有利于加快机关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静表示,按照多付多得、长付多得的原则,建立待遇与缴费挂钩机制,可以平等按劳分配和缴费权利义务,有助于提高单位和职工参加保险缴费的积极性。 目前,中国的许多家庭都有一家两轨和一家三轨,即有些人享受政府机构、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待遇。这种多轨制共存的现象将在改革中发生一系列变化,更公平、合理、和谐的养老保险制度将出现在中国人民面前。 为了进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中国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体现。虽然国情不同,文化不同,养老制度不同,但民生是改革不变的追求。 为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015年01月03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详情及案例参考权易汇找人力资源类条目国发〔2015〕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