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南部城市开普敦的桌山脚下有个博卡普区,以一排排五颜六色的房屋闻名遐迩,是游客们来开普敦的必访之地。这个街区始建于18世纪60年代,因为这里居住着很多马来人的后裔,又被称作“马来区”。 漫步在博卡普区陡峭的鹅卵石街道上,眼前的视觉盛宴令人流连忘返。两旁的建筑风格多元,色彩不一,鲜艳夺目,宛如多样文化的风情展。听当地人说,在南非种族隔离时期,住在这里的有色人种不能拥有门牌号。为便于定位和邮差送信,居民们就以颜色为标识,用“我住哪条街上什么颜色的房子”来告知别人自己的住所。为了让颜色不重复,每家每户都有一张色卡。当年最方便的找人方式,是去油漆店询问谁家买了什么颜色的油漆。 如果再往前追溯到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殖民时期,博卡普区的房屋被用于租赁给从东南亚地区贩卖至此的劳工。根据当时的规定,用于租赁的房子,外墙只允许刷成白色。到了19世纪30年代,相关规定被废止,原来的租户有了购买房屋的权利。为体现“当家作主”的合法地位,劳工后裔便把房子刷成了不同的颜色。 如今,博卡普区的房屋经常粉刷,以保持外墙的缤纷色彩。户主们还特意将门牌数字放大,作为房屋的装饰,供游客们合影。这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彰显博卡普区的新面貌、新生活。1994年南非获得新生后,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比邻而居、和谐共处。南非宪法规定英语、阿非利卡语、祖鲁语和科萨语等11种语言为官方语言,非洲原住民部落文化和酋长制也受到保护。人种多样,文化多元,南非被称为“彩虹之国”。“彩虹”寄寓了南非人民对平等和谐、多元融合的期待。 “因为不同,所以精彩。”南非人介绍自己国家时常这样说。博卡普区的街道就像一条条“彩虹街”,展示着这个非洲国度的多彩、多元、开放、包容,等待着更多人来体会古老建筑的韵味和文化交融的精彩。在这里,你可以欣赏融合了开普荷兰式建筑和英国乔治亚风格的建筑,一睹阳台护墙的巴洛克曲线;寻觅藏于巷陌之中的南非第一座清真寺的踪迹;在画廊和博物馆里领略非洲粗犷豪放的画风;偶遇正在拍摄时尚大片的摄影师……白天,你能在餐馆里品尝糅合东南亚、阿拉伯和欧洲风味的美味菜肴;夜晚,可以感受非洲热情的舞蹈和动感的节拍。 在博卡普区的一个街角,有家名为“玫瑰角落”的商店,已有百年历史。店里的老奶奶有个爱好,喜欢收藏游客留下的世界各国货币。来开普敦的各国游客络绎不绝,也让老奶奶的爱好得以满足。 每逢节日,这里的人们会打出标语“色彩就是我的家”。“色彩”不仅体现在建筑的外墙上,更被赋予多姿多彩的生活意蕴,让这座城市充满热情与活力。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05日 07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