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议题(两会议题有哪些2021提案)

时间:2022-12-13 20:58来源:考试资源网 考试资料网
中国即将进入全国两会时间。全国两会上最引人关注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会将经济发展各类目标确定在什么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宏观政策调控的力度与方式,也是预判全年经济运行态势的重要参考。今年中国经济稳字当头

中国即将进入全国两会时间。全国两会上最引人关注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会将经济发展各类目标确定在什么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宏观政策调控的力度与方式,也是预判全年经济运行态势的重要参考。

今年中国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政策工具箱还有哪些储备,稳增长政策如何落地,财政货币政策如何协同发力,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经济发展目标如何设立

回望2021年,中国经济持续复苏、平稳运行,实现了8.1%的经济增速,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突破110万亿元大关,发展预期目标较好完成。

2022年,尽管面临着经济增速再下台阶的可能性,但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并有望在疫情冲击后二次探底并企稳回升。与疫情前相比,关于中国经济的讨论从疫情前的“保六”之争,变成了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还是5.5%。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22年《经济蓝皮书》认为,2022年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较多,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今年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3%左右。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对第一财经表示,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首先需要制定一个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并具有稳定预期、鼓舞信心作用的经济增长目标。如果这一预期目标是一个区间,那么5%~5.5%是比较合意的;如果是某个点位,那么5.5%左右比较理想。

王军分析,5%作为2021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底线,也是潜在经济增速的下限,需确保守住;5.5%则是一个需要努力争取才有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样的增长目标有助于更好地衔接和完成“十四五”及2035年经济发展目标。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认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长期结构性因素。宽松刺激政策已经逐渐铺开,但受种种限制,空间较为有限,保增长很难找到有效的抓手,5.5%左右的增长目标有些过高。新冠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可低估,但疫情本身难于预测,不确定性非常大,因此不宜设置5%这样的底线。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中央更宜设置5%左右这个更有弹性的目标。

澳洲会计师公会公布最新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69%受访者预计中国GDP 将在2022年实现 5% 或以上增长,普遍对2022年经济稳定增长持乐观态度。商界的信心源自中国有效的疫情防控,以及政府政策调控在内一系列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举措落地。

稳增长政策如何落地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成为宏观政策的重中之重。

稳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特别是新基建领域备受关注。中泰证券研究所宏观首席分析师陈兴表示,从地方两会的投资增速目标变化来看,各省对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意愿有所提升。相比于传统基建领域,新基建领域的投资规模增长值得重视,特别是切合产业发展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如以“东数西算”工程为代表的新基建工程、重点领域的节能降碳改造等。

近段时间以来,发改委、交通部、住建部纷纷发布了各自领域的投资重点或重大项目清单。比如,交通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扩大交通运输有效投资的通知》,部署做好2022年扩大交通运输有效投资工作,以实现“开门红”“开局稳”。

住建部表示,将统筹推进老厂区、街区、老旧小区改造、居住社区建设、既有建筑改造、内涝治理、海绵城市建设和新城建等城市更新项目的落地。力争开工改造存在安全隐患的燃气管道约2万公里。同时,还将有序推进城市供水、排水、供暖管网改造、防涝设施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各省市公布的重大项目计划投资额较去年有明显提升。据兴业证券统计,目前已有11个省或直辖市公布2022年重大项目计划投资,其重大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较2021年上涨23%,其中浙江、成渝、江西、山东的2022年重大项目计划投资额涨幅分别达到138%、81%、22%、20%。

消费方面,服务消费的恢复或将成为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抓手。2021年全年消费仍处复苏进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速为3.5%,与疫情前8%左右的增速仍有不小差距,特别是餐饮、零售、旅游、交通客运等特殊困难行业恢复相对较慢。

今年2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相关政策措施,随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特别明确了对服务业的精准防疫要求,包括不得非经流调、无政策依据对餐厅、商超、景区景点、电影院及相关服务业场所等实施关停措施、延长关停时间,并表示要抓紧落实,尽早实施。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对第一财经分析,服务业政策并非直接的消费刺激举措,而是应对疫情潜在风险的对冲政策,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极强,有助于帮助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服务业企业脱困、恢复,对保市场主体、保居民就业有直接作用。服务业相关行业的复苏将进一步发挥服务业带动就业的能力,改善服务业就业人员的收入水平,进而对提振消费起到助力作用。

财政货币政策如何发力

对于全年宏观调控政策基调的把握,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有定调,而政府工作报告大概率将会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思路。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撰文分析,2022年是我国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进入决策更加复杂、施策更为艰难、外部环境形势更加严峻的一年,保持财政政策的积极性、持续性张力,重点稳住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生存空间,保持市场主体地位的稳定和经济适当的活跃度,释放明确经济预期和增强市场信心。

张依群表示,2022年,我国还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并带有更加明确的稳定性、指向性、前置性、预期性特点。积极财政政策主要向内发力,加大投资、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将成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也是积极财政政策的施力点,具体将在继续加大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力度、持续稳定地方债券发行规模、适度增加财政重点支出强度等六个方面展开。

积极财政政策的一大特点就是实施规模性减税降费政策。为了应对今年经济下行压力,财政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国务院已经确定一揽子减税降费政策,比如延长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政策,对餐饮、零售、旅游、交通客运等特殊困难行业,加大税收、社保费减免力度等。

机构预计,今年减税降费的规模可能在1.5万亿元以上,而且不排除因为国际形势和疫情等因素的变化,财政部门相机抉择,提高进一步提高减税降费的规模。

货币政策方面,人民银行近日发布一篇题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文章称,下一步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让我国经济继续成为全球经济的亮点。与此同时,全球复杂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也要兼顾稳定人民币币值、抑制通货膨胀、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


    “两会议题(两会议题有哪些2021提案)”由考试资料网(www.kszl.net)整理!仅供学习参考!具体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分隔线----------------------------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