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对高等教育界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不仅是“双一流”工程的收官和洗牌之年,更是新一轮硕士博士点的申报之年。山东作为高等教育大省,有着全国第三多的高校数量,但“双一流”高校数量仅有三所,与山东作为经济文化大省的地位是极不相符的。山东高校的大而不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省属高校的大而不强,因此山东在极力支持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三所部属高校发展的基础上,加大投入支持省属高校创建高水平大学。 山东大学 迎来大洗牌的山东省属高校自2016年起,山东分两批遴选了57个省属高校的优势学科进入山东省一流学科,后又遴选了10个高峰学科,并对进入的学科给予最多高达1亿元的资助,以求早日在学科评估和双一流中取得突破。2020年12月,山东省“双高”名单出炉,7所高校进入冲一流高校,8所高校进入强特色高校。并有13个学科进入高峰学科建设名单,38个学科进入优势特色建设学科。 其中济南成为最大赢家,7所冲一流高校中,有4所来自济南,2所来自青岛,1所来自泰安。8所强特色建设高校中,有2所来自济南,3所来自青岛,还有3所分别来自济宁、淄博和烟台三个地级市。这意味着在山东的16个地市中,只有6个市的15所高校进入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其余的10个地级市颗粒无收。而在进入的6个市中,济南和青岛就占据了11席,其余4个市仅有1所高校进入,马太效应越发显著。 济南 除了高水平大学遴选外,今年的博士单位授予权申报同样是这种马太效应的一种折射。在激烈的竞争之中,位于省会的齐鲁工业大学和位于青岛的青岛农业大学成功被山东推荐申请博士单位授予权,而其他地级市的一些优质高校,如烟台大学、鲁东大学、聊城大学和潍坊医学院等都没有拿到这一重要机会。 走向省市共建的聊城大学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烟台、济宁和淄博等地市纷纷开始省市共建本地的高水平大学(如烟台大学、滨州医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和山东理工大学),以求在高等教育领域取得突破。 聊城大学 省市共建,意味着这些省属高校不仅可以从山东省方面拿到财政支持,还可以从家底殷实的各地市拿到相应的支持,这意味着这些高校相对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不出乎意料的是,得到省市共建的烟台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和山东理工大学如期进入山东省高水平大学行列(强特色高校建设行列)。 因此没有进入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的一部分高校开始向应用型高校进行转型,但还有部分高校仍然在向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因此能否继续争取更多的资源,以求尽早进入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 聊城 聊城大学就于近日进入山东省市共建高校行列,有望获得更大的发展。根据共建协议,山东省教育厅、聊城市政府和聊城大学将协同发力,进一步推进学科科研成果培育、创新人才培养集聚、高新技术成果孵化、高水准国际合作交流。并积极创建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学科,推进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由此可知,聊城大学不仅有望冲击高水平大学,更有希望在202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济南大学 聊城大学——师范学院中转型较为成功的山东高校但平心而论,聊城大学是山东的师范学院中转型为综合性大学较为成功的一所山东省属高校。说起山东的师范类高校,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省会的山东师范大学和位于孔圣故里的曲阜师范大学。但其实,山东还有许多师范类高校,但都完成了由师范类高校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型。 其中比较成功和比较典型的就是聊城大学,聊大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山东大学前身山东大学堂中的师范馆。1970年,山东师范大学的中文和历史等8个系搬迁至聊城办学。1974年,这8个系的大部分力量回济南办学,并在聊城筹办山东师范大学聊城分院,后独立办学,称为聊城师范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 2002年,聊城师范学院正式更名为聊城大学,完成由师范类高校向综合性高校的转型(现在的师范类高校一律不得更名)。聊城大学在1998年即拿到硕士学位授予权,与烟台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和济南大学是同一批拿到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总结由此可以看出,聊城大学当年的起点与如今的一些山东高水平大学入选高校相差不大。但在新世纪以来,由于一些原因,聊大的发展也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此次省市共建,有望提升聊大的实力,早日跻身高水平大学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行列。 您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评论! 如果喜欢,一定记得关注本号,带给你好看的高校历史和发展现状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