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考试资料网 > 会计 > 注册税务师 >

榜样6人物(榜样6人物事迹精神)

时间:2022-12-13 03:12来源:考试资源网 考试资料网
《新时代榜样科学家》一书,以2019年9月29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授予的5位“共和国勋章”科学家、5位“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以及2020年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获得“

《新时代榜样科学家》一书,以2019年9月29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授予的5位“共和国勋章”科学家、5位“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以及2020年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获得“共和国勋章”的钟南山院士为书写对象,集中展示他们的成长成才历程、科学成就、杰出贡献、爱国精神、高尚品德、大家风范等,让新时代榜样科学家走近大众,让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深入人心、扎根人心。

本文为书摘,有删节。

《新时代榜样科学家》黄庆桥 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屠呦呦:要好好干活

疟疾是一种通过蚊虫叮咬或感染疟原虫所导致的恶性虫媒传染病,中国民间俗称“打摆子”。在新中国建立前,疟疾是民间流行的传染病,死亡率极高。在人类历史上,法国化学家在金鸡纳树的树皮中分离出抗疟成分——奎宁作为有效抗疟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家又发明了氯喹,作为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但由于奎宁和氯喹的滥用,疟原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上世纪60年代,研发新型抗疟药物就成了中国中医药科技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1971年10月,屠呦呦带领课题组成功进行了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证实青蒿的提取物能够有效抑制疟原虫。这一研究成果离转化为实际的临床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对课题组来说,要想进行临床应用,就必须大量制备这种青蒿乙醚提取物,并进行临床前的毒性试验。

但是要制备大量青蒿提取物,谈何容易!当时很多药厂都停产了,根本无法保障屠呦呦团队的试验需要。在此情况下,屠呦呦认为,与其等待药厂复产,不如自己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于是,为了争取时间,屠呦呦带领课题组“土法上马”,用7个大水缸代替常规提取容器,开始大量提取青蒿乙醚提取物。

由于当时防护设备很差,乙醚对身体有伤害,大家顶多戴个纱布口罩,课题组成员大都有头晕脑涨、鼻子出血、皮肤过敏等反应。据屠呦呦的丈夫李廷钊回忆:“那时候,她脑子里只有青蒿,回家满身都是酒精、乙醚等有机溶剂的味道,还得了中毒性肝炎。”

提取到乙醚中性提取物,下一步就是进行安全性试验,确保对人体无害之后才能够用于临床应用中。课题组虽然也做了一些动物试验,但仍然无法保证绝对安全。由于疟疾是季节性疾病,课题组要想赶在疟疾流行季节进行临床观察,尽快为患病的人们解除病痛的折磨,就必须加快研究进度。在这种情况下,屠呦呦毅然决定,拿她自己做试验!

“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屠呦呦坚定地说。 她的献身精神很快感染了课题组的其他同志。1972年7月,屠呦呦和另外两名科研同志一起当了“小白鼠”,被集中在北京东直门医院进行试药观察。结果令人满意,试药观察证明,未发现乙醚中性提取物对人体有明显毒副作用。

1972年8月至10月,屠呦呦携药赶赴海南疫区,跋山涉水,寻找病人。在此期间,她完成了21例临床观察任务,结果非常好,所有病人全部转阴!

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屠呦呦在北京金台路的住所也不时有人慕名前来拜访。面对络绎不绝的媒体记者和纷至沓来的邀请与荣誉,她开始拒绝,不再接受媒体采访,也不再出席没有必要的社会活动,渐渐“隐身”了。屠呦呦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在她看来,做科研并不是为了追名逐利、获得个人利益,而是要把主要精力用在科学研究上。她说:“得奖、出名都是过去的事,我们要好好‘干活’。”

在屠呦呦的心目中,青蒿低调、不引人注目,是具有奉献意义的植物。青蒿没有鲜花那样艳丽,也没有扑鼻的香气,但青蒿能够治病,挽救无数生命。中国历来就有以植物比喻人格的文化传统。在古代,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读书人经常以梅兰竹菊自喻,歌以咏志。而屠呦呦更喜欢青蒿,更愿意以青蒿低调、朴实的品格不断激励自己在科研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2016年,她拿出诺贝尔奖奖金中的100万元人民币捐赠给北京大学医学部,用来设立“屠呦呦医药人才奖励基金”;又拿出100万元捐给她工作的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用来设立创新基金,以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中医药的科研中去。

这些年来,屠呦呦的工作一直没有停止。为了解决青蒿素抗药性的问题,她带领团队在“抗疟性能研究”“抗药性成因”“变动疗法”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提出了新的治疗应对方案。为了扩大青蒿素的适应证,她还带领团队发现了双氢青蒿素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效果良好。为了把关于青蒿素的科学研究做深做透,在她的努力和倡导下,中国中医科学院启动了青蒿素研究中心的建设。

袁隆平:不是空穴来风

在世界粮食版图上,水稻是第二大粮食作物,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是袁隆平的一个梦想。尽管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为培育杂交水稻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但他们从未独享杂交水稻的胜利果实,而是积极将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

1982年秋,国际水稻研究所举行一年一度的国际水稻学术报告会时,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未提前打招呼,庄重地将袁隆平请上主席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前方的屏幕上出现了袁隆平的巨幅头像,还有一行醒目的英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此时,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一起起立,向他行注目礼。斯瓦米纳森博士说道:“今天,我十分荣幸地在这里向你们郑重地介绍我的伟大的朋友、杰出的中国科学家、我们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特邀客座研究员——袁隆平先生,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世界带来了福音!”“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呼在国际上就这么传播开来。袁隆平数十次赴国际水稻研究所,或是参加学术会议,或是做技术指导,或是开展合作研究,与世界各国科学家一起合作研究,推动全球杂交水稻事业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各水稻生产国发展杂交水稻作为增产粮食、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战略项目。它为15个国家提供经费,推广杂交水稻,袁隆平被聘为首席顾问。他曾先后多次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缅甸、孟加拉国等国进行技术指导并接受咨询,为这些国家建立起了一套发展杂交水稻的人才和技术体系,先后提供了50多个杂交水稻组合在南亚和东南亚进行试种推广。

2004年,袁隆平荣获“世界粮食奖”。世界粮食奖基金会在给袁隆平的颁奖词中赞誉道:袁隆平教授以30多年研究的宝贵经验和为促使中国由粮食短缺转变为粮食充足供应作出的巨大贡献而获奖,他正在从事的“超级杂交稻”研究,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解除贫困展示了广阔前景;他的成就和远见卓识,还营造了一个粮食更为富足、粮食安全具有保障的更加稳定的世界。

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其中包括首次由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大会宣布将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袁隆平和吴文俊。进入新世纪,袁隆平仍然十分关心杂交水稻研究,对“中国超级杂交水稻”提出了选育理论和方法,同时他非常注重人才队伍培养,让年轻人继续学习和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创造环境使他们在学术上有建树、在科研上有成果,成为德才兼备的学术带头人。国家和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袁隆平更是时常挂念在心,他认为粮食问题始终是我们头上的一道“紧箍咒”,并且只能依靠我们自己来解决。

很多人都在问袁隆平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认为,成功其实并不存在什么秘诀,主要的体会就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8个字。

首先是知识。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在科技发达的当下,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其次就是要流汗水。 任何一项科研成果都来自深入细致的实干、苦干。对于杂交水稻,更是需要不断实践。要下到田地里去,肯定要流汗。再次是灵感。灵感在科学研究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灵感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知识、经验、思索和孜孜追求综合在一起后升华的产物,它往往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突然产生。当年袁隆平从发现“鹤立鸡群”的稻株,到“忽然”间产生“天然杂交稻”的念头,就是一种灵感。但这种灵感是袁隆平多年来不停地探索和思考的结果。最后是机遇。“野败”的发现在整个杂交水稻的研究中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这里有运气的成分,但决不能说是只靠运气。李必湖和冯克珊能找到“野败”,一是他们是有心人,是专门来寻找这种植株的;二是他们有着相关的专业知识,所以才能一眼识宝。

面对成功之后获得的荣誉,袁隆平从来不是站在自身的立场,而是站在研究做出成果、为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的立场上来看待。袁隆平的童年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度过的,所以他深知民族的屈辱和苦难。当他能用科学成就在世界舞台上为国家争得一席之地时,他说,“杂交水稻之父”的称谓也好,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头衔也好,荣获各种国际性科学大奖也好,自己首先想到的都是为中国人争得荣誉和尊严。

【编后】1本小书,11个选择

■ 黄庆桥

荣获“共和国勋章”和“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的科学家,是新时代榜样科学家,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践行者、诠释者、传播者。

11位科学家都是科学巨擘,每一位都值得大书特书,都是一部大书也写不完的。那么,我们用一本小书来写这11位大科学家,是不是就肤浅或者没有价值了呢?这是我们编写此书时必须要回答的一个问题。

科普作品的阅读需要一定的门槛,就科学家群体来说,除了极少数大科学家(例如钱学森)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大多数科学家虽然都是专业翘楚,但公众知晓度并不高,公众较少主动去阅读有关这些科学家的科普作品。根据笔者的经验,如果一开始就给读者提供某一科学家的大部头传记,多数情况下,是很难读下去的。在大部头的专业性书之外,知识界还应该提供更多具有提要性质、辞典功能的书,以满足人们快速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需要,也为人们进一步深入了解系统性知识提供一个索引、提要和指南。

就本书而言,我们提纲挈领、简约精练、通俗易懂地编写11位科学家的成长成才历程、科学成就、杰出贡献、爱国精神、人格品质等方面的主要内容,相当于是给读者提供了一个人物概览、人物索引,能够让读者快速了解这些科学家的主要工作和人生。如果读者对书中的某位科学家特别有兴趣,那他可以再去寻找大部头的专业书和该科学家的专门传记去阅读,获得更为系统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在一本书里集中讲了11位大科学家的故事,是为读者提供选择。

任何一个故事的背后,不仅有事实逻辑,更重要的还有思想逻辑、价值逻辑。故事传递的是思想观念和价值导向。所以,我一直认为,“故事恒久远,经典永流传”。一个好故事,更加能够成为穿越时空的经典。

但讲好故事不容易,讲好科学家的故事更难。科学家是研究高深学问的,他们从事的职业,普通公众往往难以理解,这种距离感是客观存在的。

讲好中国科学家的故事,是要弘扬科学家精神。特别是对于公众而言,如果只是停留在科学家精神的口号式说教上,效果会大打折扣。实际上,科学家精神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具体的、鲜活的、生动的,体现在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接力“科学救国”“科学报国”“科学强国”的历史实践中。

科学家们虽然耕耘在不同的科学领域,但有着鲜明的共同特征。概括而言,一是贡献大,就是他们为民族复兴、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永载史册。二是学问精,就是他们之所以能做出巨大贡献,根本在于有着扎实精深的学术研究基础。三是情怀深,就是他们对国家对民族都有一颗赤子之心,都有着强烈的科学报国之志,心怀国之大者。四是大家范,就是他们往往对名利看得很淡,不居功自傲,保有中国知识分子的美德,奖掖后学,甘为人梯。五是凡人心,就是说虽然他们是才高八斗、贡献卓著的科学巨擘,但他们平易近人,生活简朴,他们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者,恰恰相反,他们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和儿女情长,是可以接近并容易接近的长者。如果我们能把中国科学家们在这五大方面的成就贡献和精神品质的故事讲好、讲精彩、讲透彻,通过讲故事来讲道理,让精彩的故事打动人,让故事所反映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直抵人心,那么也就达到了深刻诠释、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效果。

栏目主编:顾学文 文字编辑:顾学文

来源:作者:黄庆桥


    “榜样6人物(榜样6人物事迹精神)”由考试资料网(www.kszl.net)整理!仅供学习参考!具体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分隔线----------------------------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