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号内过稿文章,作者青茫。云筝一直有偿收稿,感兴趣的小伙伴可后台留言。 “林默,不是说好了这个周末去海边吗,到底还去不去啊?” “好不容易周末,累死了,下次一定!” “林默,不是说了我要草莓味的吗?” “忘了忘了,下次一定!” …… 我和林默大学认识的,谈了三年了,听说同居是考验一段感情好方法。于是一个月前,我们开始同居。 一开始我们觉得能时刻陪伴对方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可这种新鲜感没持续多久,渐渐地林默开始总用那句万能的“下次一定!”来抵挡我所有的不满和失望。 一个男孩在爱情里偶尔犯错误情有可原,可是我讨厌他一次次模棱两可的“下次一定”. 下次到底是什么时候,没有答案。于是我不再需要没有答案的答案。 “林默,我再问你最后一遍,还去吗?” “哎呀,下次一定嘛!”——这是我预料之中的回答。 看着躺在凌乱的沙发上无休止地打着游戏,一口一句“下次一定”的林默,我确信眼前这个人给不了自己想要的幸福。 “没有下次了,我们分手吧!” 如果他爱我,怎会一次次用“下次一定”给我安慰期待,又让我一次次陷入失望的循环。 在他的世界里,有下次就一定会有下下次和下下下次。而我坚信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不止应该懂得果断拒绝,更应该勇于兑现诺言。 既然做不到,为何轻易许诺。失望攒够了,再好的感情也会失去原本的样子,变得苍白。 “下次一定”不仅是对别人不负责任的托词,更是自我逃避的绝妙借口。 我的好朋友温淼的口头禅之一就是:“要不还是下次吧,下次一定,真的!” 我问她要不要一起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她说:“我们才大一,一点经验都没有,要不还是等到下次再去吧。” 看到班级里竞选入党积极分子的人很多,她说:“这次竞选的人也太多了吧,我肯定选不上,还是下次吧。” 下次的我们真的会好过现在吗? 这次就没有一点点希望了吗? 还是说是你怕了,怕失败,怕丢脸,怕不能得到期盼的结果。 在潜意识里,我们要告诉自己,生命中的每一件事都是独一无二的一次体验。 因为即使下次再来做相同的一件事情,和你做这件事情的那个人或许不会变,可周围的风景却早已和从前大不相同了。 即使失败,也是一次独一无二的失败。 毕竟生命从无到无的体验只有一次,我们要勇敢面对,才能更尽兴。 既然我们生来并没有预测未来的超能力,为什么要对还没有发生的“下一次”做出如此肯定的判断呢? 把美好的幻想寄托给“下一次”也许没有错,也许下一次的你真的可以比现在的你做的更好,但是也许现在的你同样也不差。 更何况,每一次都是不一样的经历,哪怕这次真的失败,我们也可以真的用下一次来扳回一局,越挫越勇。 “下次一定”让本就缺乏勇气的人生变得更加乏味,因为我们总是在等待“下一次”。 若能够正视不够完美的自己,我们就可以跳出“下次一定”的无休止循环。 人生可以螺旋式上升,但绝不允许循环不前。 要是我们的人生真如我们所说,有很多个下次就好了。 离家时,你对腿脚不便利却依旧要送你到车站的奶奶说:“奶奶,下次我一定带您去北京玩一次。” 奶奶笑眯眯地点头,大巴车驶向很远的地方,你和奶奶的距离忽然之间竟变成了生与死的距离。 奶奶老了,奶奶会离开,奶奶等不到你的下次了。 想起高考结束那个燥热的下午,同班同学聚在一起,举杯就喊一句默契的“下次一定!” 可时间会慢慢地从脑海里如抽丝剥茧般将与我们有关的记忆抽离。 “苟富贵,勿相忘”的承诺也会被我们抛之脑后。 此刻我们的脸上笑靥如花,但心底的伤感和无奈也很真实。 我们都心照不宣地清楚,所谓的“下次一定”就是很难再有下次了。 所以啊,“下次一定”从来就不是一个轻松的词,我不喜欢说“下次一定。” “下次一定”俨然已经成为了一句流行的社会语录,多么好的拒绝方式,多么好的逃避理由。 可我觉得,敢于直截了当地去拒绝别人也是一种极高的修养。 我确实知道“下次一定”,“改天吧”这些都是“算了吧!”的意思,可是我还是忍不住去幻想或许真的会有下次,或许改天你真的会陪我去海边。 沉迷于没有结果的美妙幻想确实可笑,可让我觉得那些给不了一个确切的回答的人更可悲。 最亲密的家人,要好的朋友,爱你很久的恋人都不会一直等你所谓的“下次”。 而没有底线地说着“下次一定”的我们,到最后也会因为不经意间说出口的那个很不确定的“一定”而留下很深的遗憾。 明天是不一定的,下次也是。 被拒绝了我可以回一句“没关系”,但我对你的“下次一定”真的无言以对。 如果真的对我好,请给我妥妥的幸福。 点亮“在看”,一起加油。 作者介绍: 青茫,喜欢听歌追剧看小说,时而迷茫,时而乐观,间歇性努力,持续性想躺平的大学生一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