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第23个中国记者节之际,本报十名记者娓娓道来新时代十年发展中的十个瞬间,这是记者编采生涯中亲历的历史瞬间,既是难忘的时刻,亦是时代发展进步的印记。 编者按:笔尖记录时代,镜头见证发展。 作为记者,我们采访、报道过许多事、很多人。我们以纸为媒,为人民抒写,为时代放歌,让美丽黔西南走向全国;我们以网为径,让网络空间的生态更加清朗……参与、记录、见证新时代,我们定格精彩,也留住记忆。 历史瞬间值得铭记,新闻仍将持续发生,记者永远在路上。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坚决扛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用心用情用力继续书写黔西南发展新篇章。 白叶一号:茶苗里“生长”的中国式现代化 记者 龙波 北纬25.7度,海拔1600米。 黔西南州普安县地瓜镇屯上村乌龙山。 村民谭化爱安顿好身有残疾的丈夫,骑上电动摩托车赶到山腰的“白叶一号”感恩茶园,开始一天的管护工作。太阳从村庄对面山头升起,阳光穿破云雾,洒在她挥着锄头的身体和身旁的茶苗上,红红的、暖暖的。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读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句话时,回溯新时代十年记者工作,脑中总是闪现出,乌龙山上茶苗迎风生长以及采访对象谭化爱劳作的画面。 十年前,我初到报社工作。那年春天,乘车从兴义经青山前往普安县城,路过地瓜镇。行车时而山谷时而山腰,乌龙山云雾缭绕。眼目所及,低矮细弱的玉米,零星分布在各处接近六七十度的斜坡地里。 那年还未认识谭化爱。从后来的采访里得知,十年前她正陷于丈夫受伤截肢导致的贫困里。 党的十八大后,前无古人的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陆续在中国大地发生。尽管变革如潮,但那时我们都不知道,几年之后,由一段“先富帮后富”的感恩茶苗捐赠佳话开始,一个现代山地茶园在乌龙山建成,这将改变谭化爱一家的困境。 时间回溯到2018年4月,黔西南脱贫攻坚激战正酣。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黄杜村20名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黄杜村种植白茶致富的情况,希望捐赠1500万株“白叶一号”茶苗,帮助贫困地区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收到来信后作出重要批示:“‘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这句话讲得很好,增强饮水思源、不忘党恩的意识,弘扬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很有意义。” 于是,在国家有关部委指导和对口帮扶的宁波市扶贫工作队对接协调下,经多方实地踏勘,确定贵州省普安县、沿河县,湖南省古丈县,四川省青川县34个贫困村作为受捐对象。一株株凝聚着总书记关怀厚爱和东部地区富裕党员群众深情厚谊的感恩茶苗,跨越万水千山温暖而来。 普安县种茶传统深远,缘于自身条件,获赠600万株茶苗,成为数量最多的县。茶苗被命名“白叶一号”,核心种植区就在谭化爱家所在的屯上村。 2018年10月22日,“白叶一号”扶贫苗全国首种仪式在乌龙山举行。时任屯上村党支部书记李贺成、黄杜村党总支书记盛阿伟,携手种下第一株茶苗。 2021年3月12日,乌龙山1500亩“白叶一号”感恩茶园达到采摘指标,迎来规模首采。茶园丰产期亩产茶青80斤以上,按市价估算,茶青亩产值达8000元。这其中就包含谭化爱家的2亩坡耕地。 普安县依托核心区示范作用,带动全县新植“白叶一号”1.3万亩,惠及群众3万多人。同时引进浙茶集团,借助“白叶一号”名片,持续擦亮原有的“普安红”品牌,茶产业迈入升级发展快车道。2020年普安县进入全国茶叶百强县行列,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的梦想加快实现。 回头看“白叶一号”投射到谭化爱身上的印记,并非从贫困农户到小康人家的简单变化。定时发放的工资报酬、定期到账的土地流转金。劳作在熟悉的土地上,但这土地又是全新的。从过去自给自足种茶,到现在茶园管护,谭化爱的劳动,已具备山地农业工人的初步特征。 产业扶贫、东西协作、先富后富、制度优势、中国智慧……历数凝聚着新时代十年显著特征的这些高频词汇,尽管谭化爱完全不解其意,但丝毫不影响她感受到时代之光带来的浓浓暖意。 时代之光照耀了很多人。这便是基层新闻工作者所亲历亲见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意。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河南考察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媒体作为时代的瞭望者,要更深刻地理解我们的社会和正走的道路,就依然要扎根基层、躬行田亩,去经历、记录、见证、参与,向大山里一株株迎风生长的茶苗以及实践者们学习。 见证党的二十大代表刘秀祥的成长 记者 陶昌武 国庆节那天晚上,刚刚看完新闻联播,手机突然响了起来。一看来电显示:刘秀祥。 我连忙调低电视音量,接通电话,听筒里立即传来他沉着镇定的声音:“陶老师,你好,我是刘秀祥。” “你好!好久不见了。祝贺你成功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我有些激动,没想到他会给我打来电话。 “我想向你报告,过几天我就要出发去北京,出席党的二十大了。这些年来,一直得到你和众多媒体老师的关爱,在此谨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刘秀祥很激动地说。 “不!应该是我们感谢你!”我说,“你能有今天的成绩和荣誉,完全是你多年来如一日,孜孜以求、初心不改、默默付出的结果。你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都应该向你学习……” 这个电话,不禁勾起了我的回忆。作为第一个采访报道刘秀祥的记者,当时的许多镜头,慢慢地在我的大脑里回放。 那是2008年8月6日,接到报料并取得联系后,我开着面包车,赶到顶效一家铁矿加工厂。在尘土飞扬的粉碎车间,我见到了身材瘦削、手握铁铲、满头大汗的刘秀祥。当时正值暑假,经老师推荐,他到这里打短工,挣取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所需的费用。 征得厂方同意,刘秀祥请了半天假。他放下铁铲,把我带到一间工棚,讲述了他四年级时,父亲去世后,因母亲患有精神失常,生活不能自理,他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利用课余时间,捡垃圾养活母亲和自己,最终通过不懈努力,终于顺利考上大学的经历。 听完他的讲述,我本能地沉默了几分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觉告诉我,这是我有生以来而不是成为记者以来,听到的让人禁不住想哭、又恨不得变出三头六臂帮他一把的感人故事;用新闻专业的话讲,谓之不可多得的猛料。 我问刘秀祥:“你母亲现在哪里?”“在坪东的出租房里。”他从容答道。 “我们马上出发,去看看她可以吗?”我说。 “当然可以啦!”刘秀祥说完,回头和主管打了招呼,上了我的面包车。 刘秀祥在望谟县城读完初中后,考进安龙一中上高中,因高考成绩不理想,选择到兴义天赋中学(民办学校,现已注销)补习,并在学校旁边租了一间简陋的房子。 以下是当时我在报道里的描述:“记者和刘秀祥来到他和母亲的住处。那是房东在平房旁边搭来堆放杂物的临时棚子,约有十多平方米面积,因地处山脚,潮湿阴暗。因为太窄,无法隔成两半,刘秀祥只好睡在楼板上。楼板很稀疏,不小心就会踩空,而且坐直身子,头就会顶上瓦面……记者看到了刘秀祥利用课余时间捡到还没有卖的废品。他的母亲见了我们,转身就把门抵上了。刘秀祥说她一直都是这样,怕见生人。” 当时的我,就像发现新大陆,我有些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发现和树立优秀典型,是记者的重要职责。当时的我,既为采访到刘秀祥而高兴,又觉得有些内疚,因为在孝老敬亲方面,我觉得自己远不如他。 结束采访前,我对刘秀祥说:“我会尽最大努力,把稿子写好。凭我的经验,很快就会有媒体及爱心人士,给你以关注,你不用为上学的问题发愁。” 我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之前,已经为一些寒门学子成功地争取过帮助。他们的故事虽然各有千秋,但在自立自强这个层面上,刘秀祥无疑更胜一筹。 2008年8月16日,本报以《挺直脊梁笑对人生》为题,图文并茂发表了刘秀祥的事迹报道。紧接着,各路媒体相继跟进,尤其是他在爱心人士和有关部门的资助下,带着母亲进入大学后,包括央视等多家中央级媒体,也开始关注他。 大学毕业后,刘秀祥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中学教师。他的目标,是用自己高尚的灵魂,去影响和塑造更多需要改变的孩子。因为得到较好的治疗,他母亲的健康状况大为好转,使他得以腾出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并很快成为望谟实验高中副校长。 多年来,我和刘秀祥一直保持着联系,我在关注他进步的同时,还经常把他的事迹,作为生动鲜活的教材,给身边的亲友分享,也给自己以力量。 刘秀祥的身上,流淌着太多的优秀品质,这种品质化身为一股不竭的动力,驱使他将大我小我、大家小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忠与孝,进行了完美的诠释和演泽。 大道如虹,通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记者 查必芳 2015年12月31日,望安高速全线建成通车,黔西南州与全省同步实现县县通高速。由此,册亨县、望谟县告别没有高速公路通达的历史,交通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也随之被打破。 流年似水,30年记者生涯中,历经无数次深入基层、下乡进村,关于交通发展的记忆尤为深刻。 世人皆知蜀道难,岂知黔道更艰险。 顺着这条路,你能去向何方?你想去到何方?不止一次,行走在采访的路上,总会在心里发出这样的问题。不止一次,拿着地图查看被称为“西南屏障”“滇黔锁钥”,被南北盘江环抱的黔西南,其北部与东北部有北盘江急流扼守,南部有南盘江天堑阻隔,西部则是乌蒙山与黄泥河钳制…… 山峰密集,沟壑纵横。我的脑海里,闪现出我国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1638年两次进入黔西南,从他所记载和赞叹的峰林峰丛地貌之外,可想而知他杖藜徒步、翻山越岭、风餐露宿的艰辛。 犹记在册亨、望谟等县采访,被七弯八拐的道路颠簸得晕晕乎乎;山里不通公路,村民养牛养猪没有销路;农民种植的蔬菜瓜果,人挑马驮运到县城,已经完全失去品相 …… 前往与关岭、安顺接壤的贞丰县平街村乡小花江村采访,聆听红军长征故事,在险要关隘花江铁索桥上看北盘江大峡谷江水滔滔,听当地干部群众谈到由于交通落后严重制约山村发展,心里被深深刺痛。是啊,山路十八弯、水路九连环,复杂的地质条件,使黔西南既以山水画廊而蜚声中外,却也因重重大山阻隔,经济社会发展崎岖坎坷。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交通之于地处西南腹地、年轻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历届州委州政府坚持把改善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作为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基础工程,尤其在新时代的十年里,大力补短板、强弱项,全州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形成以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为一体的综合运输网络。 今天的黔西南,沪昆高铁穿境而过,盘州至兴义高铁加快建设,盘兴、罗望、紫望、兴义环城高速建成通车,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2.31万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组组通硬化路。兴义机场开通近20条航线,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38万人次。内河航道里程达1017.32公里,改写了全省无两千吨级船舶运营的历史。 对于黔西南,新时代这十年,是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最快、最好的十年,也是交通运输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惠及各族人民群众最见成效的十年。 记者陶昌武2019年在《北盘江的骄傲,快来瞧一“桥”》报道中写到:没有哪条河流,能够像北盘江这样,以托举起一座又一座堪称世界奇观的桥梁,而无限风光、闻名遐迩、饮誉全球。如果说贵州已然成为公认的“世界桥梁博物馆”,那么,北盘江无疑就是这座博物馆当之无愧的“门面”。 如今的北盘江上,关兴公路北盘江大桥,以366米高度,排名世界第一;沪昆高速北盘江大桥,以318米高度,排名世界第十八……一座座桥梁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见证了新时代黔西南的跨越发展。 进入新时代,黔西南交通运输从“瓶颈制约”转变为“有力支撑”,为黔西南全面融入贵州“黄金十年”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交通,让生活更美好。今日黔西南,一条条道路穿群山、越沟壑,一条条航线架起对外开放的空中走廊;铁路客运、货运量不断增加,旅游、特色农业、工业等产业发展变化明显,越来越多出去打工的人们回到家乡,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勤劳致富。在城乡,家门口就有公交站、共享自行车随借随还,便捷的公共交通,解决了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大道如虹,通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大道上,作为记者,我们将一如既往,用心用情用力为时代放歌。 工业强州,感受高质量发展强劲脉动 记者 韦欢 硬核科技,绿色发展,永远是企业追求的目标。每一次到贵州兴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采访,总是被贵州兴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现代化生产线的“变”与“不变”感动着。 干净整洁的厂房、井然有序的生产环境……在贵州兴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穿行,漂亮大气的现代化厂房和一条条现代化的生产线格外引人注目。在这里,我既感受到了企业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也看到了该企业大力发展“煤电网铝+”循环经济产业和“煤电化”一体化产业蝶变转型的生动实践。 时间回溯到2016年的5月31日,位于兴仁市巴铃重工业园区贵州兴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也是从这时开始,贵州兴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就开始正式担负着全省“四个一体化”重点示范和黔西南州“大电强网大产业”战略以及“两网”融合示范的重任。 作为贵州十大工业产业之一龙头企业,6年来,贵州兴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由煤炭开采企业向煤电铝一体化转型升级后,千企改造、节能减排和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成效斐然。2021年,入选贵州省“千企改造”工程省级龙头企业榜单,成功成为黔西南州基础材料产业发展的典型样本。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工业兴,则经济兴。同样,作为黔西南州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攥指成拳、筑巢引凤,“链”成千亿产业兴仁市,则成为黔西南州工业发展的主阵地和主战场。 作为黔西南日报的一名记者,6年来常有机会到兴仁市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采访,在亲眼见证贵州兴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工厂车间生产方式不断升级更新的同时,也能从这些变化中清晰感受到黔西南工业发展的脉搏与节奏。 接得东风至,扬帆破浪行。近年来,兴仁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州”战略,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工业门类明显增多,产业规模明显增大,工业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明显增强。截至目前,兴仁市工业园区入驻企业8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家,尤其是巴铃重工业园区17家“煤电网铝+”的企业,在贵州兴仁登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全市新型工业化正向着高质量发展迈进。 如今,行走在兴仁市巴铃重工业园区,一座座标准厂房鳞次栉比,一台台车间机器轰鸣,一条条生产线火力全开……龙凯、骅骏、路兴碳素等一批重点企业如开足马力的引擎,正以“时不我待”之势,快马加鞭,撬动兴仁市绿色工业蓬勃发展,为黔西南州工业经济腾飞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稻香如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兴义测产记忆 记者 蔡定平 瘦削偏黑的脸庞给人严肃之感,上身穿深色毛衣外套一件浅色休闲服,脚穿深色长筒水靴,健步行走在黔西南州兴义市桔山街道桔园村的贵州省水稻“种三产四”丰产示范工程试点的小路上,不时停下脚步,弯腰低头,仔细查看田间不同水稻品种挂穗率、饱满度…… 这是2011年9月21上午10点多,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给予记者的第一印象。这年,袁隆平院士81岁,首次来到兴义市参加由其研发的Y两优5845、金优785、黔优88三个水稻品种的现场测产。 在随后的测产验收中,袁隆平一直在现场,看着金色的稻田,嗅着稻谷的清香,或思索或与来自省、州、市的科研人员交谈,当听到验收组宣布“兴义市示范点田间测产平均亩产净干谷970.25公斤”这一数据时,他脸上洋溢着舒心的笑容,连说“了不起,出乎意料!” 当日,袁隆平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兴义这里有着很好的栽种条件,稻谷颗粒饱满,充实度高,三个品种亩产净干谷都超过了960公斤,实现这样的高产十分难得。他还勉励黔西南州的科技人员要总结经验,再接再厉,进一步提高亩产量,争取用3至5年时间实现亩产1000公斤以上的目标。 2013年,按照袁隆平院士的倡导,兴义市开始推进水稻超高产示范田试验种植,目标是突破水稻亩产1000公斤,为全国水稻超高产育种和超高产栽培提供科学研究平台。 经过努力,2014年,兴义市水稻超高产试验示范基地实现亩产水稻1079公斤,达到了袁隆平院士的期望目标。而2021年9月则更上层楼,经省专家组测产,兴义市水稻超高产试验示范基地有两块水稻田的亩产均在1100公斤以上,其中最高亩产达1123.87公斤,创造了贵州省水稻的高产纪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人虽杳然,稻香如故。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与世长辞,享年91岁。这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的可敬老人虽然永远离开了我们,但那一粒粒香甜可口的稻谷,却给了我们永恒的记忆。 如今,我国稻谷生产量居世界第一,2021年达2.128亿吨。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超过一半,累计种植面积超过6亿公顷。按每人温饱的年需粮食基本量300公斤计算,一年可多养活人口不计其数。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粮食安全观,确立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对粮食安全这个“永恒课题”高度重视,要求要时时敲响警钟,强化部署,保障大国粮仓安稳,为发展筑牢根基。他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作为一名身处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我们更应该与时俱进,在参与这个盛世进程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见证中,更应学习好领悟好党的方针政策,结合自己所在地域政治生态、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实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向模范榜样看齐、向基层群众虚心求教,到基层一线、到工矿企业、到职能部门、到田间地头、到乡村振兴中,去深入调研,蹲点采写,让自己的每篇报道有深度、有温度,无愧这伟大时代。 榜样力量是无穷的,记者只有初心在胸中,使命在肩上,文中有力量,学习袁隆平院士为了水稻高产和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那种毕生探索奋斗、克难攻坚、勇毅前行的担当奉献精神,不断学习总结创新,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担当作为,做到“从一滴水中观沧海,一粒沙中看世界”,才能真正无愧“历史的记录者”称誉。 万峰湖,一湖碧水向东流 记者 彭高琴 深秋,行走在兴义市万峰湖旁的南盘江镇坝艾村,水清果香,拾级而上的产业路让该村党支部副书记苏仕顺走得踏实并充满希望。 万峰湖一水连三省(区),水域涉及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和安龙县,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和西林县共10余个乡镇,沿湖居住着布依、苗、壮族等10多万群众,既是三省(区)的水上黄金运输线,也是珠三角经济区的重要水源供给地。 生于斯,长于斯的苏仕顺见证了万峰湖从儿时一条江到湖的演变,更经历了万峰湖从万顷碧波到万顷发绿发臭的阵痛。 湖水伴万峰,万峰簇碧水。万峰湖因水净而美,素有“高原明珠”“垂钓天堂”的美誉。但常年来万峰湖内网箱养鱼无序发展,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2005年,近3000亩水域被水白菜覆盖;2008年,万峰湖出现罕见的低温凝冻灾害天气,近450万公斤鱼缺氧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800余万元,“一湖碧水”变成劣五类黑臭水体。2017年,中央第七环保督察组在贵州省督察时指出,“珠江流域万峰湖库区网箱面积7072亩,超过规划养殖面积3.93倍”。享有“万峰之湖、西南之最、山水画卷”美誉的万峰湖“病了”。 生态兴,则文明兴。2017年,黔西南州率先打响了万峰湖整治的第一枪,集中开展了“清源”“清网”“清岸”“清违”专项整治活动,1367户养殖户在湖面设置的104.4万口467万平方米养殖网箱全部拆除。尔后,“两省一区”形成整治合力,同心同向同行聚焦万峰湖治理。通过近五年的整治,万峰湖的水质从2017年的劣五类黑臭水体到如今I类或者II类的优质水体,“病了”的万峰湖逐渐“健康”起来。 “以前的万峰湖又回来了。”苏仕顺一脸笑意。 “网清”了,沿岸民众的生计要解决。兴义市将万峰湖退渔还湖综合整治、养殖户上岸转产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融合发展一二三产,在实施水产养殖的同时,通过打造早熟蔬菜基地,实施“五个1万亩”(芒果、柠檬柑橘类、澳洲坚果、芭蕉、五星枇杷各1万亩)精品水果种植,做强生态产业促民增收。 兴义市南盘江镇歪染村村民李世贵,这个万峰湖上的最后一代打鱼人转产上岸后,拿到补偿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在曾经荒芜的山坡种下了沃柑。今年4月,他用一季沃柑就收入80万的不俗战绩诠释了既要绿水青山更要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我们村种植的精品水果有2000余亩,既有利于保护水土、绿化环境,又能带动‘上岸’的群众增收,每一天虽然辛苦着,但日子有奔头。”深秋的早晨,虽然天气微凉,正在果园劳作额头上冒出细密汗珠的苏仕顺如是说。 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这句话,让2018年就到兴义市南盘江镇挂职科技副镇长、现在任科技特派员兼坝艾村第一书记黄海感受深刻。他说,驻村快五年,他最大的感受是村民角色的转变,他们从最初的迟疑到现在的主动,让我看到绿色发展带来的勃勃生机。 绿水青山处,绿色发展的恢弘蓝图正徐徐铺展。未来可期,黔西南走在新的转折点上。金山银山里,锦绣家园的美丽梦想正缓缓走来。 文旅融合,迈向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 记者 邓忠胜 “平常每天能卖两三百碗,周末和假日甚至能卖上千碗,多的不敢说,每年挣个二三十万元不成问题。”陈尊祥说。 2016年,陈尊祥在兴义万峰林开起了蛋炒饭特色餐馆。2016年,也是我到报社工作的年份。那年是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在兴义第二次举办,从采访得知,因为大会的召开,陈尊祥尝到了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 一碗蛋炒饭与一个山地旅游业的交融,乡村振兴的一个新兴业态应运而生,“美丽经济”留住了游客的脚步,也走出了一条美丽的绿色发展之路。 山地是黔西南州最美的风景,也是金贵之州最浓烈的乡愁。 万峰林、马岭河峡谷、万峰湖、晴隆二十四道拐等一大批喀斯特景观,是黔西南州乃至整个贵州“山地”符号的有力代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黔西南依托山地资源优势和民族文化底蕴,大力培育开发山地赛事、户外运动,不断丰富山地旅游内涵,带动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 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是黔西南州旅游发展的助推器。 2015年10月,首届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在兴义举办,黔西南扛起了山地旅游的旗帜,为世界开启了全新的旅游方式。从那时候起,万峰林第一次在国际视野下掀开了美丽的面纱,惊艳亮相。山环水绕的黔西南,敞开怀抱“拥抱”世界,描绘着一幅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山水长卷。 每届山旅会,都是引领山地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概念、新思路的输出者,也是以山地旅游拉动多产业联合发展的先行者。就像陈尊祥手中的那一碗蛋炒饭,炒成了“蛋炒饭一条街”,很多村民凭借一碗蛋炒饭就实现了致富增收。 作为当前国内唯一一个以山地旅游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峰会,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已经成为展示中国、贵州山地旅游资源、户外运动发展水平、旅游扶贫经验的重要窗口。五届山旅会带来的助推效应正在黔西南州的发展蓝图上显现。 围绕创建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黔西南州着重于发展山地旅游,重点做好“旅游+”“+旅游”文章,深入推进文旅融合、体旅融合、康养旅游、农旅融合等。随着山地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正成为黔西南在世界旅游胜地里越发醒目的地理坐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于陈尊祥而言,他能切身感受到每一个蓝图绘就所带来的红利,从一碗蛋炒饭到一个产业,或是中国式现代化下的其他,掌好手中的勺、炒好锅中的饭,收入就会越来越高、日子就会越过越红火。作为新时代的记录者,唯有坚定理想信念,立足岗位,在增强“四力”中着力提升业务本领,采写更多沾泥土、带露珠、有温度的稿件,讲好黔西南故事、传播好黔西南声音,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路上十年,我眼中的美丽黔西南 记者 尹婷梅 山至葱郁,水至清甜。 我行走在黔西南的山水之间,看贞丰布依古城穿越时光隧道,青石板上印出岁月遗辉;舞阿妹戚托,在小镇看火光四射的狂欢如约上演;叹布依绣娘指尖技艺,绣出了村庄的锦绣前程;探旅游产业发展,听景区里开客栈的布依阿哥娓娓道来…… 在黔西南,我看到的是一个民族团结、各村寨欣欣向荣的景象;在黔西南,我听到的是生活好花红的幸福歌声;在黔西南,我也圆了梦,一个从事新闻工作,见证时代巨变的梦。 十年前刚入职记者,下乡采访遇到下雨路毁,便只能折返,一日的颠簸却无半点收获,心里暗自难过,大山深处的困境便是这样,路不通,路太烂阻碍了一切的设想。我与家乡的许多人一样,驱车在大山之间盘旋许久后,总希望有一架桥能跨越千山万水,划出完美弧度。 十年后,在采访路上,我一次次被黔西南的变化所震撼。大山间的民族村寨被一条条大道串联,小车开到家门口,迎面而来的乡镇卫生院,学校,一栋栋标准化的搬迁居住区耸立于苍山林海之间,到了夜晚灯火辉煌,热闹非凡。我圆梦的这十年,也是黔西南州“一步跨千年”的时间,这些让我看到了以国家之力改变一个少数民族地区落后面貌的强大力量。 山有多嶙峋,逢山开路的勇气就有多无畏,水有多激荡,遇水架桥的决心就有多坚定。 圆梦十年,看南北盘江,那激流的江水怎能不让人雀跃。那敢为人先、共建家园的壮丽怎能不为之折服,各族搬迁群众已经住上了精致小楼房,70岁的布依族阿妈搬出了吊脚楼,住上了小洋房;40岁的布依族和苗族阿嫂享受着刺绣产业带来的生活品质提高;外嫁的30岁的姑娘回来了,还带来能干的女婿,外出务工的小伙也回来了,还带回外面的技术,一起致富成了大家的心之所向、力之所使。 如今,我在采访的车程中一次又一次赞美黔西南的雄奇美丽,也在爬山下地的采访中一次又一次欣喜各民族百姓的生活巨变。今年是建州四十年,翻阅了十年前的很多老照片:那些民族村寨里歪斜矮小的茅草房,让人喘不过气被柴火烟灰熏黑的房间,光着双脚,衣衫单薄,开裂的红脸蛋上沾着泥土的孩子……是的,十年圆梦的还有在这方热土上生活的各民族同胞。 十年间多少黔西南人共同见证着,自己的家乡由荒芜到繁荣,从平地到楼宇,当街道车水马龙,当楼上万家灯火时,我们就渐渐刻画出了理想家园的模样。 一个人的十年可以有很长,长到一个少年的目光,从遥望暗夜中稀疏灯光的希冀,到成为一个青年,在巨大霓虹背景下翻越旧时影像时的感动与坚决。 同样,一个人和一个地区的十年也可以很短,短到需要坚持努力,山会为之动、路会为之开、梦想开花结果。这十年,是我从校园时代对新闻工作的憧憬,走向脚踩泥土切身开展新闻工作的十年,也是黔西南山河巨变,千年跨步走出深山的十年。我们一起,感恩这个时代,感恩圆梦的十年。 举全州之力,高质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记者 罗康 新时代十年,是多彩贵州发生精彩蝶变,创造赶超跨越的“黄金十年”。黔西南州与全省一样,经济社会大踏步前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作为记者,我们在见证、记录的过程中,一些人、一些事令我们动容、难以忘记。 2020年5月,在脱贫攻坚进入最后总攻的关键时刻,黔西南日报社携手宁波日报社联合推出,以“摆脱贫困携手小康”为主题的大型全媒体报道活动。按照统一安排,我和宁波日报社的老师从望谟县城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石屯镇新合村采访。 当天,在与当地扶贫干部了解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后,我们来到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吴远标的家。彼时的吴远标还远在浙江宁波务工,家里只有两个老人和两个女儿。 采访中,吴远标6岁的大女儿吴洁告诉我们,已经好几个月没有见到爸爸了,很想他。当时,我用手机添加了吴远标的微信,并接通了视频电话。 电话接通的那一刻,吴洁兴奋地拿着我的手机,大声喊着:“爸爸你看,这是奶奶给我扎的辫子!漂亮不?” “漂亮!”“好漂亮!”看着女儿开心的样子,电话那头的吴远标几度哽咽,欲言又止,强忍着说:“你在家要听爷爷奶奶的话,等我回去给你买新衣服、新玩具。” 吴洁的身旁,年近古稀的爷爷奶奶抹了抹眼泪,露出慈祥的笑容,反复叮嘱儿子:“你在宁波要好好干活。” …… 担心浪费电话费,没说上几句话,老人便挂了电话。在场的我们被这动人的画面深深地感动着。 那次采访,我们记录下了这个曾经贫困的家庭,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和相关保障措施的精准帮扶下,实现稳定脱贫的故事。 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新时代十年,我州举全州之力脱贫攻坚,2012年到2020年,累计脱贫113.39万人(其中2016年至2020年累计脱贫47.13万人),7个贫困县(市)全部脱贫,62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3.85万名山区群众搬入新家园、成为新市民、开启新生活。我州和全省一道彻底撕掉千百年的绝对贫困标签,实现了“千年之变”。 “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其作为新时代十年,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之一。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 过去十年,这样的感人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我们用手中的镜头和笔头,用心用情地书写着、记录着,以一名党报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参与其中,为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留下印记,为这一前无古人、世所罕见的伟大斗争留下印记。 成长在伟大的国家,经历、见证、记录伟大的时代,是我们的幸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始终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依然是我们不变的职责和使命。 黄兴义,33.85万分之一的幸福 记者 黄莹 2017年1月,从普安县楼下镇羊屯村告别深山搬到兴义市洒金街道的黄先富作了一个重大决定:把小儿子取名为黄兴义。就像父亲给他取名“先富”一样,寄托着几辈人对更好生活的美好憧憬与向往。 1月28日,大年三十,黄先富一家五口在120米的新房中过上第一个幸福兴义年。那一天也是我10多年记者生涯中过的一个温暖感动年。 上午9点多,我带着祝福和红包来到黄先富的新家,家里已经规整得七七八八。“你看,这衣服好漂亮。”“我的衣服颜色鲜艳,也好看。”“我的衣服更帅,在老家根本就买不到。”黄兴义三姊妹一大早醒来就开始比较床边的新衣服,那时的他们,对新家欣喜、对未知警惕。 随后,买年货、吃年糕、贴春联、备年饭,我被强烈的幸福感包围着,我们以饭代酒,碰着手里的饭碗,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幸福年。 那年春天,当我再次在新入读的学校见到黄兴义时,我们第一次见面的那种生涩、谨慎、畏惧神色已荡然无存。“兴义”这个词,已经慢慢根植于他的身上。 我理解了易地搬迁的深刻含义。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地方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同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向全国发出了易地扶贫搬迁动员令。2016年4月,黔西南州发出易地扶贫搬迁“作战令”。通过摸底排查,全州需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33.85万人,是全州总人口的1/10,是全省任务最重的市州,搬迁人口占比在全国也首屈一指。 2019年6月20日,黔西南州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成为全国以市(州)为单位率先完成的地区,创造了易地扶贫搬迁的“贵州奇迹”。 最终,33.85万人走出大山,改变命运,进城入镇,开启崭新的人生。黄兴义,是这幸福的33.85万分之一。 于人,这是33.85万人收获最大的新时代十年。于城,新时代十年,有着同样的新生。 2020年初夏的清晨,阳光洒向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这是一个从无到有,削山填谷建起来的小镇。清晨,住在3区6栋的王坤骑上摩托车送两个孩子到附近的幼儿园上学,随后回家接上父亲,五六分钟后两人到达“扶贫车间”开始一天工作。 新房子、新工作、新生活。父亲就近上班,娃娃就近上学。这是90后小伙王坤在老家三宝无法实现的生活。晴隆县三宝彝族乡,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同王坤一样的很多年轻人,为了生活远赴长三角、珠三角,一家人颠沛流离,想要团圆,得等过年。 2017年6月,贵州省三宝彝族乡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整乡搬迁的建制乡。 “终于有了家的味道!心里很暖,日子很甜,都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搬家那天,王坤擦拭着墙上的老家和新家对比照片满脸幸福地感叹,长期在沿海一线城市打工的年轻人,终于成了“真资格的城里人”。 2022年,我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为抓手,系统性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使工作开展更加规范,工作落实更加有力,基本保障更加精准,搬迁群众“稳得住”基础不断夯实,搬迁脱贫成果不断拓展,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安居乐业的局面不断巩固。 同年7月,黔西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或国家发改委通报表扬。 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并非简单从老家到新家的地理迁移。“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作为党媒记者的我参与了易地扶贫搬迁全过程,见证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给老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不愿意搬,到住得安心,再到幸福生活。”笔下的文字、手中的镜头,记录着历史、见证着当下、也必将憧憬于未来。 二审 韦夏夏 三审 彭原清 (责任编辑 文国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