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大学是穷, 却从来不会苦学生。 在中国高校武林里,每所高校都有各自的江湖传说。 藏剑于锋的低调华科、到处打官司的华东政法、“无体育,不清华”的五道口体育学校…… 在众多传说中,有这么一所大学,因为学校官博求捐一杯奶茶钱遭到网友调侃。 去年10月,这所大学的校友总会发布捐赠倡议:希望每月6至9日,校友、老师可以捐一杯奶茶钱(11.9元),在校学生也可以把一杯豆浆的钱(1.19元)节省下来支持母校的发展。 很快就有学生爆料,这所大学的老师生活都很简朴,每天提上布袋就去上课。 网友很快达成一致,这是“中国最穷211高校”。 万万没想到,一所大学因为“穷”而出了名。 这所大学,就是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到底有多穷? 大概是这里的学生穷到只能拍井盖了吧。 考古专业的学生孙晨,拍下88个井盖,研究上面的铭文,并写下《西北大学井盖初探》。 凭一己之力开创了中国井盖学新领域。 图 | 最古老的那个井盖,几乎和新中国同龄,足以做很多学生的爷爷了 近些年,其他大学的宿舍楼,翻新是最低标准,建新是常态。 而西北大学的学子们还住着几十年前的老房子。 有学生说,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他们的老师就在这读研,如今后继有人,他们完整继承下先贤们的衣钵。 宿舍红木大门上了年份,收藏价值足够,不过视觉效果实在是有些拉跨。 西北大学可以“穷”到什么程度? 网上调侃它连开学典礼的场地都没有。 其他学校的开学典礼,都在礼堂,很隆重很正式。 而西北大学实在没地,只好拉着文化遗产学院的130多名新生,到秦陵陪葬坑发掘现场,直接对话兵马俑,跟秦始皇唠唠嗑。 图|130余大学新生骊山脚下的开学典礼 别看西北大学穷,人家祖上也是阔过。 西北大学的源头来说,便有两种说法:“陕源”和“京源”。 “陕源”追溯到1901 年,光绪皇帝逃命到西安时颁发的“新政上谕”。 同年10月颁布“兴学诏”,谕令: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设大学堂。 1902年5月2日,陕西大学堂正式成立。 图 | 陕西大学堂 1912年改名西北大学,1927 年中共陕甘苏区与国民党合作,将西北大学改为西安中山学院;同年7 月, 被改为中山大学。 虽然在战争年代中几度改名,可这所大学一直屹立不倒,在近代历史长河中留下点点星光。 图 | 小红书 ? 卡啊卡 “京源”始于 1902 年京师大学堂设立速成科仕学馆,随后归入进士馆。 1906年始设京师法政学堂,1928年改为北平大学之法学院。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大举入侵中华大地,集中于中国东部的高等学府,集体面临灭顶之灾。 同年9月,教育部命令北平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等三院校合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原西安中山大学部分教师并入。 至此,“陕源”和“京源”合二为一。 战火继续蔓延,教育部决定将学校迁出,并在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也许你没听过“西北联大”,但一定听说过其双胞胎兄弟: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是从长沙出发,向南而走,奔赴云南边陲后改名西南联合大学, 西北联大是向西而走,师生们步行 250多公里,过渭河、越秦岭、渡柴关,历时半个多月才到达汉中,而后改名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教育还在,民族的希望就在。 西北联大与西南联大一南一北,共同在千疮百孔的中华大地上,竭尽全力保留教育的薪火。 当时全国108所高校,受到日军炮火直接毁坏的多达91所,其中25所被迫停办。 光天化日之下,百余名日本骑兵明火执仗,冲入南开大学,纵火焚烧。 著名学府,化为焦土。 图 | 被日本侵略者炸毁的南开大学 而化为焦土的,何止是一个南开大学! 中华文明的摇篮,泱泱几千里的华北平原,容不下中国人自己一方小小的讲台,一张小小的书桌。 校舍可以烧毁,桌椅可以烧毁,但中华民族之魂是烧不毁的。 在那个国不成国、家不成家的战乱年代里, 还有西北联大!还有西南联大! 图 | 被日军炸毁的西南联大宿舍 我们都知道当时的西南联大艰辛,然而西北联大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 西北联大成立一年零四个月后,又被拆成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师范学院等五所国立大学。 抗战结束后,组成西南联大的三所大学各自回迁,而西北联大以一化五,五所高校都扎根在西北,开枝散叶,成为当地诸多名高校的本源。 穷点没关系,为学生办实事就行。 西北大学的校训是“公诚勤朴”,这是拓荒西北时留下的珍贵品质。 大家眼中的“穷”,在西大人心里不叫“穷”,叫“诚朴”。 西北大学是穷,但从来都不会苦学生,给学生的补贴都是最好的。 今年1月,学校陆陆续续给学生发放了好几次物资,红彤彤的盒子,像极了年货。 动图 | 源于北京青年报 还为2万余名学生准备了70000斤苹果,寓意疫情之下,大家都能“平平安安”。 西大学子内心是温暖的,感动的。 事情上热搜之后,来自西大学子的留言成为点赞最高的评论: “西大真的很好,哪怕很穷,也会尽力满足学生的要求。说装空调就装空调,说修体育馆就修体育馆,西边宿舍楼觉得洗澡不方便反映一下立马宿舍楼里修浴室,很荣幸在西大,已经待了快7年了。” 财政吃紧的西北大学虽然穷,可只要能做的都尽量在做。 疫情开学后,食堂门口就修了洗手池和感应洗手液机,教学楼也换了即热水龙头,宿舍楼依然很旧,但是每天有保洁打扫得干净整齐,图书馆改造之后,能坐的位置也更多了。 西北大学的食堂不一定能排到陕西高校的前列,但堂食不用带纸巾,冬天洗手有热水。厕所里的纸巾也是时刻备着的。 没有惊艳的奢华,没有哗众取宠的口号,没有标新立异的点子,只有实实在在的“诚朴”。 能体恤生活的细微,想到学生实实在在的难处,西北大学便能成为榜样,足以在荒凉苍劲的西北大地上,浇灌出一朵朵温馨烂漫的花。 图 | 微博 ? 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是穷,但人穷志不短。 网上有这样一个传说:西北大学不说自己的考古专业第一,是为了给北大考古面子。 西北大学真有这个实力。 早在2017年第四轮教育部学科水平评估中,西北大学有两个学科被分为A类,一个是地质学,一个就是考古学。 早在1993年,学校就组建了校园考古队,发掘并出土了很多文物。 建新校区时,发现了唐朝司宰寺丞刘智与夫人尹氏合葬墓。 西大师生合力,亲手挖出玉佩、剑等100多件文物,硬生生“挖”出了一座西北大学博物馆。 目前在文物保护领域,从业人员中有一半来自西北大学。 在科技考古领域,也有百分之三四十出自西北大学。 全国的考古队长有三分之二是西北大学的毕业生。 西北大学与北京大学是全国唯二的考古A+专业。 西北大学博物馆有一个地球馆,里面陈列了从几亿年前到现在、从鱼到人、以及各地质阶段的生物样本。 此等规模,绝无仅有。 西北大学地质学是中国设立最早的地质学系之一,我国第一批石油地质人才多半来自这里。 曾经全国十四大油田中,有超过十个油田的总地质师或局长是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毕业的,至今西北大学还藏着一面锦旗“中华石油英才之母”。 2022年最新一批的双一流大学公示中,西北大学的考古学和地质学,双双入选。 图|2022年双一流大学名单及入选专业截图 但考古和地质这两个专业,在如今都是不能挣钱的冷门专业,冷到大众口口相传,争相劝退。 选择这些专业意味着“穷”,意味着要坐一辈子的冷板凳。 但西北大学,仍然不遗余力将其建成了自己的王牌专业。 他们在图什么? 德国铁血首相俾斯麦说过:要消灭一个民族,先要瓦解它的文化。 在每个西北大学子心中,一听“公诚勤朴”,第一反应就是“汉唐胜地,西北上庠。风雨设帐历沧桑。公诚勤朴传薪火···”的校歌。 西大人很专业,几亿年前地球发生过什么,他们都知道。 西大人也很傻,傻到明知道做这行不能发财致富,却依然义无反顾,去热爱去付出,直至燃尽生命之光。 西北大学段清波院长,用双脚丈量1900公里长城遗址。 患上肾癌依然工作,每天只休息4个小时,夜里两点还在给硕博士指导科研。 重病中坚持为152名西北大学文化毕业生做演说,由于错过治疗时机,癌细胞发生脑转移,于2019年10月13日溘然长逝。 图 | 段清波 也许,贫穷的西大人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发财致富,只是为了证明:我们脚下的土地,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长久的文明,近代以来西方的炮火也许能摧残我们的肉身,但摧残不了民族自信心。 在信息快速迭代的当今社会,热搜榜单总是滚动着娱乐明星的八卦新闻。 而西北大学就像是一个定格很久、无人关心的老人。 这头,整个社会昂首向前。 那头,只剩下他格格不入。 也许很少有聚光灯会打在他的脸上,因为他看起来穷,不够光鲜亮丽。 但请不要忘记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正是他燃尽生命油灯才让我们看到的。 图1 | 小红书 ? 卡啊卡 图2 | 小红书 ?艾特我方便多了吧 他经历过黑暗,也懂得照亮别人。 他做过很多贡献,却依然珍视自己的渺小。 我们得记住他的付出, 记住他给破败不堪的民族,留下过珍贵教育火种。 记住他给刚成立的中国,培养出一批批石油人才。 记住他用双脚丈量土地、考究历史,证明我们的祖先曾经真的很伟大。 国馆君写这篇不为别的,只是希望他能被更多的人知道。 当然,他也值得被更多的人知道,不是吗? 图 | 微博 ? 西北大学 资料参考: 1、刘舜康 :《西北大学历史述略》 2、姚 远:《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分合及其历史意义》 3、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北大学的两个历史源头》 4、央广网:《西北大学考古师生到秦陵博物院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 5、光明日报:《追记西北大学教授段清波:他用双脚丈量1900公里长城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