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考试资料网 > 会计 > 会计资讯 >

上海2020年养老金调整新方案(上海2020年养老金上调文件)

时间:2022-12-09 22:26来源:考试资源网 考试资料网
小海按:创业是就业之源。本市不断创新和完善政策举措,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实施了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费补贴、创业场地房租补贴、创业培训等一系列创新创业政策,基本实现了创业主体全覆盖,创业扶持全过程。

小海按:

创业是就业之源。本市不断创新和完善政策举措,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实施了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费补贴、创业场地房租补贴、创业培训等一系列创新创业政策,基本实现了创业主体全覆盖,创业扶持全过程。优化灵活就业创业环境,灵活就业人员创业可按规定享受创业扶持政策。

2012-2022

上海人社这十年

“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效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决克服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做好就业、社会保障、贫困群众帮扶等方面的工作,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保持人心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十年来,上海人社部门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为目标,扎实推进就业等各项民生保障工作。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民生底色更足。

01

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就业是经济“晴雨表”,也是社会“稳定器”。上海深入贯彻落实“六稳”“六保”,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冲击,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市正规就业人数由2012年底的948.3万人增加至2021年底的1084.5万人,累计增加136.2万人;年均新增就业岗位近60万个。

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蕴含着上海人社部门稳就业保民生的初心使命。2020年,市政府将就业联席会议升格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为就业优先战略的深入推进提供了组织保障。将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等主要就业指标纳入政府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本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稳就业工作的意见》等10多个纲领性文件,以及市人社局牵头制发促进就业的80余个规范性文件,为保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

只有保障重点群体就业,才能兜牢民生底线。上海人社部门坚持将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青年见习计划”经历多轮调整,引入“学员推荐制”等多项特色举措,有益经验被推广至全国。每年帮助80%以上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现就业。2012年起连续开展扶持失业青年就业“启航计划”,2021年以来面向失业人员实施“人人乐业”专项行动,为就业困难人员建立了梯度化、分层次、有衔接的就业援助政策体系,通过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兜住就业困难人员底线。

创业是就业之源。本市不断创新和完善政策举措,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实施了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费补贴、创业场地房租补贴、创业培训等一系列创新创业政策,基本实现了创业主体全覆盖,创业扶持全过程。优化灵活就业创业环境,灵活就业人员创业可按规定享受创业扶持政策。

培训是就业之基。为着力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本市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工作,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加快推进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对成效显著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落实专项资助政策,推进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工作室和优秀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工作。技能成才的氛围已经形成。

在就业服务方面,本市建立健全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发挥市、区、街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村居委就业工作人员的作用,加强信息排摸、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目前本市所有登记就业人员、失业人员全部实现实名制管理。建设完善上海公共招聘新平台,实现人岗精准高效匹配。线上“惠企点单办”申请平台,获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通报表扬。

稳市场主体是稳就业的关键。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020年本市实施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缴费政策,为企业减负约1200亿元。2022年实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缓解企业资金流压力。延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实施困难行业企业稳就业补贴、一次性吸纳重点群体就业补贴等稳就业补贴政策,为确保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02

推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人才是上海的第一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人社部门聚焦国家和本市重大战略,抓好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服务等各环节,扎实推进人才工作,以人才引领发展,努力推动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上海人社部门在国家及本市重大战略中主动作为。围绕临港新片区重点产业的需求,研究提出了一揽子特殊政策和特别举措,先后赋予新片区人才落户自主审批权、重点机构推荐权等政策,使之成为上海人才引进政策最优、力度最大、自主性最强的区域。将国内人才引进直接落户及留学回国人员落户两项引才落户审批权下放浦东新区。研究出台支持新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动五个新城建设成为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海内外人才集聚的磁吸效应充分显现。居住证积分、居转户、直接落户等梯度化国内引才政策体系逐渐成熟完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更加开放,2021年,市政府出台《鼓励留学人员来上海工作和创业的若干规定》,成为全国目前唯一一部专门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创业的综合性文件。不断优化留学回国人员落户政策,加大世界名校留学人才引进力度。打造“留·在上海”城市引才品牌,让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了解上海、喜欢上海、留在上海。“十三五”期间累计引进留学回国人员6.7万余人,比“十二五”期间增加了一倍多。

近年来,上海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深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聚焦先导产业和重点区域,在长三角示范区推动职称、职业资格在示范区范围内互认互准。研究开展新兴跨专业复合人才职称评价。设置职称评审“直通车”,增强专业技术人才获得感成就感。“十三五”期间,全市有200万人次参加了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

同时,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强。针对本土最高端人才,上海实施“领军人才”计划,逐步形成了国家队、地方队和后备队三个梯队。2018年实施“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加强博士后队伍建设,目前全市在站博士后7305人,其中外籍、港澳台和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占24%。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21年末,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重达35.34%

人事人才服务体系逐步健全。2019年,人才引进业务全面实现“一网通办”,“网上办、马上办、上门办、一口办”服务模式大力推广。实施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政策,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3082家,全年营业收入达到4454.23亿元,产业规模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03

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

和谐城市离不开和谐劳动关系。上海持续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创建,通过完善创建活动机制、创建标准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劳动关系的源头治理。至2021年底,“上海市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累计总数已超过1.1万家

上海将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作为切入点,制定出台了《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八部门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统筹各部门力量,协同推进具体工作,并启动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根治欠薪现象,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上海采取超常规措施,贯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落实各项用工管理制度,高位推动欠薪治理工作,扎实开展冬季专项行动,优化欠薪垫付启动流程,推行工程建设领域工资保证金制度,帮助解决因企业欠薪引起劳动者临时性生活困难问题。

回顾十年来工作,上海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严肃查处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治理依据实现了由分散零碎到系统完备的转变,治理模式实现了由集中整治到长效监管的转变,治理手段实现了由缺乏刚性到惩处有力的转变

过去,上海在劳动争议调处机制中长期存在基层调解弱化、仲裁案件量多人少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下沉劳动争议调处工作重心,落实街镇化解劳动争议的主体责任,通过扩面强基、创新引流、示范提质,使专业性调解工作的实效得到充分发挥,将本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诉讼案件数量形态由原本的梭形转变为较为理想的倒三角形。

具体操作方面,上海着力提高就地化解争议实效,探索在线调解;强化矛盾预警监测,畅通举报投诉渠道,持续提升群众维权的便捷度。十年间,全市人社执法机构共受理举报投诉20万余件,检查用人单位逾29万户,查处违法案件9万余件;全市调解仲裁机构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30万件,涉及劳动者人数143万人

04

持续深化社保制度改革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上海持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基本建成了全面覆盖、城乡统筹、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十年来,上海坚持制度引领,逐步实现本市社会保险制度体系与国家全面接轨。整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国率先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职业年金制度,修订完善《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

同时,社保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截至2022年6月底,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45.23万人,较2012年底增长24%;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065.96万人,较2012年底增长18.6%。连年增加各类人员的养老金,逐年提高工伤、失业保险待遇标准,各项待遇水平均位居全国前列。

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上海不断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维护基金安全,基金规模持续增长。

公共服务是落实社会保障政策的重要载体。上海人社部门不断推动社保经办服务提质增效,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持续提升。坚持“人民至上”的核心价值,打造网上社保、掌上社保、社区社保、柜面社保的“四个社保”经办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社保服务需求。突出公平普惠的服务理念,强化数字创新的服务意识,倡导开放包容的服务内涵,依托数字化手段赋能人性化服务,力推“一网通办”“社银直联”“一件事改革”等实事项目,通过不断优化线上线下业务办理,打通办事堵点、难点。创新升级内部融通、外部联通、上下贯通的数据应用系统,真正实现“数据跑”代替“群众跑”,打造让企业和群众能看见、能感受、能智享的“民申社”。

人社服务“一号响应”,市民诉求“一线通达”。成立于2001年的上海12333热线,向公众提供“365*24”的政策咨询、信息查询、投诉举报受理等服务,累计来电量超过2亿个。时至今日,热线已建成集电话、邮件、网站、微信和APP接入为一体的多元化服务平台。

文字:《解放日报》周程祎

创业政策详情


    “上海2020年养老金调整新方案(上海2020年养老金上调文件)”由考试资料网(www.kszl.net)整理!仅供学习参考!具体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分隔线----------------------------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