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教育局(重庆教育局投诉电话)

时间:2022-12-01 01:20来源:考试资源网 考试资料网
《尔雅·释言》有言:“渝,变也。”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青山缭绕,江水迢迢,在被称作“山城”的渝州之内,便诞生了新中国最早创办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重庆师范

《尔雅·释言》有言:“渝,变也。”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青山缭绕,江水迢迢,在被称作“山城”的渝州之内,便诞生了新中国最早创办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重庆师范大学。时光荏苒,在山城之内,它跨过一地泥泞,迎来水秀花香;白云苍狗,于艰难之境,它撑起一片荒天,培土树人成才。此时此刻,不若夜发清溪,行船向三峡,来到今日的巴渝沃土之上,一同回首学校砥砺前行的六十八载——从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变”为重庆师范大学的漫漫风雨之路。

巴渝沃土之上,平地“筑起”高楼

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如三峡江水的险流湍急一般,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教育事业百废待兴,而西南地区重庆市的师资更是非常紧缺。在此背景之下,1954年1月,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式成立,邓小平同志胞弟、时任重庆市教育局局长的邓垦出任校长。

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门

重庆师范学院校门

· 1960年9月,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学校更名为重庆师范学院

· 1986年,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 2003年4月,教育部正式下发通知,重庆师范学院成功更名为重庆师范大学,关于重师大的新篇章落下了第一笔;

· 2004年7月,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新校区破土动工;

· 2017年,学校获批硕士研究生推免单位;

· 2018年,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 2020年,学校的综合实力跃升全国高校前200名

......

60余年的峥嵘岁月,60余载的薪火相传。从初创时借用中学校舍的专科学校,到如今拥有大学城校区、沙坪坝校区、北碚校区三个校区的综合性大学,今日的重庆师范大学,在面对江水之上的风浪时,已然拥有更为坚固的船只与更为熟练的篙师为其保驾护航。

如今,重庆师范大学秉承“立教无类,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恪守“厚德、笃学、砺志、创新”的校训精神,立足西部、扎根重庆、服务全国,建立起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和海外华文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完备教师教育体系,已成为西部教师教育事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投身科研浪潮,成果“愈发”绚烂

2004年,重庆师范大学50周年校庆之际,94岁高龄的邓垦老校长提笔写下“科教兴国”四字赠予学校,将殷切关怀投注于笔尖之中。十八年时光倏忽而过,学校不忘初心,亦不负期许,锐意进取、勇毅笃行,向着更高、更远的方向努力前进。

邓垦老校长题字

如今,学校形成了以文理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学科建设体系完备,一级学科覆盖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等11个学科门类;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拥有“人工智能+”等市级特色学科群2个,以及数学与信息科学、文博与艺术文化、生命科学与绿色生态、智能材料与新能源、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教师教育等6大优势学科群。学校工程科学位居ESI学科全球前1%。

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重庆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和数学均获评B-,位次位于参评高校30%-40%。

在软科最新公布的“2021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学校6个学科上榜,其中数学跻身全国学科排名前10%,位列全国第17位;教育学跻身全国学科排名前30%,位列全国第39位。

在2022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总榜)中,重庆师范大学以60.84分,排名中国高校第177位,位居区域一流大学之列。在2016-2021年的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学校的全国排名持续上升,目前已经稳居全国前200强。

学科建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推动力,科学研究则是学科建设的基石,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重庆师范大学深入推进“学科人才科研”三者联动发展,凸显学科龙头支撑,标志性科研成果群打造实现新突破。

2022年初,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武仙竹教授率领的小哺乳动物考古团队和俄罗斯考古学者合作发表了学术论文《西伯利亚李斯特文卡遗址的大缺齿鼹化石》,公布了首次在西伯利亚地区发现大缺齿鼹化石的重要发现;2021年,化学学院王燚教授团队在心衰诊断方法学领域取得新进展,且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2021年,数学科学学院的吴至友教授和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皮家甜副教授,带领团队在深度伪造检测技术获突破,登顶FF++Benchmark榜首。

遗址出土的缺齿鼹标本

截至2022年3月,学校获批立项国家级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重大、重点及优青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14项;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3500余篇;领衔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科研奖励110余项;拥有省部级及相关部门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82个。其中,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成为中科院建设“重庆科学中心”的10项卓越计划之一。

建校多年来,重庆师范大学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围绕本科教育振兴、学科引领联动、重师文化建设、特色发展“四大发展战略”,增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的系统性和关联度,整体提升了学校办学的综合实力。勠力同心,奋力前行。强劲的学科实力,已铸成坚固的船只,可抵御险滩上的风浪;绚烂的科研成果,状若繁星,照亮重师大前行的路。

往昔“跨至”今朝,树木亦在树人

成长于巴渝土地上的重庆师范大学,文脉深厚,教泽流长。从往昔到今朝,师道尊严,彬彬济济,在老校长开拓精神和教育情怀的影响下,一位位优秀教师汇聚重师大,他们博学敬业、教风优良,作为经验丰富、手法娴熟的“篙师”,指引着一代代重师学子抵达目的地。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和博士1000余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1000余人。有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选等国家级专门人才30人次。有教育部重点人才工程人选、重庆市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40余人次。2022年4月,在爱思唯尔公布的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中,重庆师范大学杨鑫松、张汉马、雒秋明三位学者上榜。一心一意教书,两袖清风育人。在重庆师范大学,这些优秀师资不断撑篙前行,正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

杨新民,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和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数学中最优化理论与方法、广义凸性理论和向量最优化理论等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成果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运筹学会科学技术奖—运筹研究奖、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理论贡献奖等奖项。2021年9月,杨新民教授当选为重庆市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盟理事会理事长。

图源:人民资讯

周晓风,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周晓风教师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曾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和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曾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含合著)多部,主要代表著作有《现代诗歌符号美学》《新时期文学思潮》《20世纪重庆文学史》等。2022年,周晓风教授主编的《抗战大后方文学史料研究丛书》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出版专项规划。

陈斌,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专业领域为昆虫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有害生物防治。先后主持联合国IAEA项目,美国NIH项目、英国Wellcome Trust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70余项,发表科学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22部,获准专利15项。2022年,陈斌教授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船只漂浮于江流之上,需要篙手指引方向;行舟路遇险滩疾风,更需篙师迎难而上。无论何时游览在人杰地灵的巴渝土地之上,因为这些重师“篙手”的存在,搭乘在船上的学子都将会看到如画般的山色风光。

人杰地灵之处,学子“饱览”山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果说成长之路犹如江流,指引的师资宛如篙手,那学子当是船上的客人。客者搭船,纵览山水风光,感悟大千世界,最终满怀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坚实的目标走向更远的征程。

作为国家“卓越教师”和“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学校,重庆师范大学致力于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构建起了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两轮驱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汉语国际教育“三驾马车”,文化传承与创新、决策咨询与公共服务、科技攻关与应用转化“三大板块”的特色办学格局。

多年来,从重庆师范大学走出的优秀校友遍布各行各业,他们曾路过锦绣山川,看过旖旎风光,如今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化为力量,在不同的道路上绽放出自己的光芒。

马志明,1978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现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院院长,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概率论与随机分析、随机图与随机复杂网络、概率论与生命信息交叉学科。曾在1994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邀请报告。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陈省身数学奖、华罗庚数学奖等在内的若干奖项。

图源:港珠澳大桥官网

韦东庆,重庆师范大学1979级化学专业校友,现任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他曾长期从事广东省改革和发展的政策研究工作,先后直接参与了企业股份制改革等多项在全国率先的重大改革以及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从2010年港珠澳大桥开始修建到2018年大桥全线通车,韦东庆全程参与了这座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的施工建设,并负责后期的桥梁维护等工作,为港珠澳大桥贡献了重要力量。

陈占起,重庆师范大学2003级体育教育专业校友,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动物行为生态。当年迈入大学的他,在迷茫中发掘到自己对动物行为学的乐趣,而后他孤注一掷,从体育系跨专业考研到生态学专业。在2018年,他所在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发现了首例哺乳动物之外能通过哺乳养育后代的现象,且研究成果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发表。

六十八载育人路,轻舟已过万重山,江流上的船只缓缓前行,船只上的学子来来往往。在他们的眼底,蕴含着不一样的风景;在他们的肩上,背着关于梦想的行囊。带着在船上收获的宝贵财富,重师大的学子将面朝阳光,追逐属于自己的春暖花开。

三春湖畔泛月,此处之景“不同”

白云碧空,绿植茵茵,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营造出了如花园一般美好的环境。一直以来,重庆师范大学高度重视校园绿化建设工作,按照“园林式生态校园”建设思路,秉承“绿化”“美化”“优化”“文化”的人文理念,打造出“校园”“公园”“家园”三园一体的学习生活环境,让校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2013年,重庆师范大学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三春湖、泛月桥、博望亭,不一样的校园美景让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三春湖的睡莲迎着初生的太阳绽放,当一阵阵清爽的微风拂来,湖面泛起一层层涟漪,仿佛披上了一层蝉翼般的薄纱。

泛月桥,或许得名来源于水面的桥影似月牙。春日垂柳泛青与之相映,令人心旷神怡,称为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极致风景。

博望亭,常有两三人停驻于此,或是欣赏大好美景,或是相约吹笛谈心。正因有这么一个地点,更能获知音及乐趣。

身在重师,独坐于三春湖畔,望日出日落;斜靠在泛月桥上,看云卷云舒。樱花大道上落英缤纷,银杏大道上黄叶遍地,在最美好的岁月中与重庆师范大学相遇,在这里留下自己与重师独特的记忆后,方才发觉,求学四年,每日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风景;每日收获的,都是不一样的知识;每日遇见的,都是更加优秀的自己。

走过险滩,迎过疾风,不改的是“自强不息,躬行师道”的重师精神。从1954年的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转变”为今日的重庆师范大学,行跨两个世纪,不变的是勤奋;办学六十八载,不变的是守望。面对新起点、新征程、新使命,重庆师范大学将以更宽广的战略视野、更顽强的拼搏精神、更高昂的教育热忱、更扎实的工作作风,勠力同心,乘势而上,不断谱写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建设的新篇章!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重庆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号!

本文素材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官网、重庆师范大学官微、重庆师范大学新闻网、重庆师范大学图书馆官网、重庆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网、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官网、软科、最佳大学、爱思唯尔科研医学服务、人民资讯、港珠澳大桥官网、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官网、中国科学院大学官网


    “重庆教育局(重庆教育局投诉电话)”由考试资料网(www.kszl.net)整理!仅供学习参考!具体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分隔线----------------------------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