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县柯桥小学(绍兴市柯桥小学)

时间:2022-12-11 14:42来源:考试资源网 考试资料网
历史上绍兴小学知多少谢云飞查阅绍兴历史上一些小学名校,仍散发着古韵新风。明代“名校”敬敷小学。初名会稽敬敷,创办于明嘉靖年间。原址在越城洋江、袍渎、坝里金、方徐、坝头丁5村之间的古庵内。光绪三十二年(

历史上绍兴小学知多少 谢云飞

查阅绍兴历史上一些小学名校,仍散发着古韵新风。

明代“名校”

敬敷小学。初名会稽敬敷,创办于明嘉靖年间。原址在越城洋江、袍渎、坝里金、方徐、坝头丁5村之间的古庵内。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敬敷为两等小学堂(初中等并置)。民国以后,敬敷学堂改为县立完小,为农村县立学校之始。“敬敷”二字出于《尚书·尧典》“敬敷五教”。“敬”是谨肃恭敬,“敷”有传播、布散义,“敬敷”二字用现代话说即“谨敬地传播文化、教书育人。”民国初,校长王声初曾获六等嘉禾褒章。周建人(鲁迅三弟)、孙伏园(文学家)、张宗麟(著名教育家)皆出其门。解放后,敬敷小学更名袍渎小学,1983年恢复“敬敷”校名。2005年,学校由袍渎旧址迁于斗门外谷社村。

浔阳小学。前身为明朝末年陶堰进士陶允宜创办的私塾,原名念斋书院,后改为惜荫义塾,1902年陶氏义塾改为浔阳学堂。浔阳,是江西的地名,陶堰陶氏由江西浔阳迁入,取名“浔阳”有溯根绳祖之意。陶氏子弟皆可免费入学,赤贫者还可得到补助。较为难得的是,浔阳学堂在明清之际开始招收女生,开启了农村学校男女兼收之风气。陶成章曾在此教书三年,柯灵曾为学校校长。1941年遭日寇破坏。1992年,易址新建校园。

清代“名校”

柯桥小学。前身为公立高迁两等小学堂,建于1902年(一说1907年),堂址在柯桥融光寺内。融光寺遭火焚后,被迫迁到佛华庵内。民国初年,称区立柯桥小学。抗战期间,柯桥米业公会主筹私立竞进小学并入高迁学堂,学堂规模日渐容纳不下师生,1945年学堂迁到东官塘修塘寺。解放后屡更校名,先后称县立小学、县立柯桥小学、柯桥镇第一中心校、公社中心校、镇中心校、县实验小学、柯桥小学等。

秋瑾小学。1901年,福全容山村俞亦卿、俞英崖、俞少村三秀才在牛山脚下创办“养蒙书院”,设文武两科。开学典礼当天,时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嵊县剡山书院院长、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等职的蔡元培先生亲自到学堂参加典礼并发表讲话,鲁迅亦发函致贺。民国初年改为容山小学堂,1956年改称福全乡中心小学,1994年再次易地新建在福全金三角,此处为秋瑾故里,故以“秋瑾”命名。

又新小学。前身为清乾隆三年创办的嘉读书屋,由会稽武举人孙嘉谟创办,设文武两科,后孙氏子孙巡一将书屋全部捐给宗祠,改为孙端孙氏义塾。1902年,私塾改为“又新学堂”,“又新”出自《礼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学习应该每天除旧布新。1916年8月22日,孙中山视察绍兴时,曾来到孙端并参观该校,亲笔题词“诚敬勤朴”,学校把它作为校训,制匾挂在了学校礼堂之上供师生警醒铭记。学校现为孙端镇中心小学。

辨志小学。创建于清光绪年间,位于斗门老街旁。前身为辨志义塾,1898年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帮助下改建为辨志学堂,是当时山阴、会稽两县首所新式小学堂。百年老校,毕业人数不知其数,著名剧作家柯灵先生就是在这儿毕业的。辨志学堂先后称斗门区中心小学、马山公社斗门管理区中心小学、斗门乡中心小学、斗门五七学校和斗门镇中心小学,1996年恢复辨志小学校名。“辨志”二字即“辨理明志”。

北海小学。1903年,为倡导男女平权,推行女子教育,徐锡麟、王子余等率先创办绍兴私立明道女子小学堂于府城东街,旋迁万安桥畔(今北海中心小学址)。

民国“名校”

善庆学校。1914年由柯岩州山巨商吴善庆出资10万银圆兴建,整个校园建筑共三进,布局讲究,结构新颖,是现存不多的近代西班牙风格的学校。1917年建成开学,普通老百姓可以免费入学。开学之时,晚清状元张謇题写校额“善庆学校”,前清帝师翁同龢书赠“造福乡里,功盖桑梓”条幅,蔡元培先生书赠“爱国心长”四字横披,名人邵力子赶来参加了开学典礼。民国20年代,学校开展农业教育,种稻养蚕,全县著名;1956年更名州山乡中心小学,1983年复善庆学校名。现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学校仍为柯岩街道州山幼儿园园舍。


    “绍兴县柯桥小学(绍兴市柯桥小学)”由考试资料网(www.kszl.net)整理!仅供学习参考!具体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分隔线----------------------------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