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能成为东三省著名的城市,是特殊的历史机缘的产物,19世纪末之后,作为远东铁路枢纽和欧亚交通重镇的哈尔滨,凭借特殊历史机遇和重要地理位置迅速成长为现代化都市,随之而来的欧陆文化和俄罗斯风情历经百年沧桑,逐渐积淀成为哈城文化的精髓之一。虽说所有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但绝大多数中国城市的面目还是相当类似,哈市却会让你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初到这里的人,都曾被她的“混血”气质所震撼。这座被欧洲文化所印染的多彩的中国城市,用每一个细节展示着自己的独特。 因为东北老乡、考研名嘴张雪峰的率性臧否,哈尔滨理工大学受到了不大不小的伤害,同时也成了不大不小的网络热词。哈尔滨理工大学确实比不上同城的哈工大、哈工程,但也完全不是张雪峰口中的不值一提。这所学校是上世纪90年代合并的产物,构成其的三大主体——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均成立于1950年代初期,工学底蕴、大学气质并不弱。多年来,该校面向装备制造业办学,机械、电子学科优势显著,主要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覆盖全国一万多家电线电缆、机械材料等企业,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的“黄埔军校”。 长春是个长街大树合拱,绿荫蔽日,天高云淡,秋日黄叶纷坠,冬日白雪漫舞的地方。人民大街两旁多的是浓绿挺拔的苍松翠柏,街道两边多的是高大的行道树,记得成龙大哥来长春,给这座城市的评价就是“满眼都是绿”。 不仅是大街上,长春很多大学的校园里也满是葱郁的树林,让人觉得这座城市跟那些树一样高大、挺拔、郁郁葱葱! 大学需要个性,大学需要特色。长春理工大学前身是特色鲜明的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校以光电技术为主,光机电一体化是其特色和优势,在激光技术、光电仪器、检测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光电医疗仪器、先进材料技术、现代光学、CAD及应用电子技术等方面科研实力雄厚,在法学、汉语言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屡获佳绩。 最最值得重视的是,长春理工大学的光学工程不仅是全国设立最早的相关学科之一,也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光电测控与光信息传输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众多“杀手锏”,算得上本领域的江湖大佬。物理电子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围绕该学科有数十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可谓名师荟萃,在光学以及光学有关的电子、计算机通信领域非常出色,不逊色于国内任何一所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是该校历史比较久远的学科,早在1958年建校时,两院院士王大珩教授亲手创办了当时国内唯一一个光学材料专业,在国内外光学材料行业享有盛誉,尤其在军工领域特别有名,多次受到解放军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兵器工业部等部门的表彰。 与长春郁郁葱葱的绿树不同,沈阳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其浓郁的生活气息。旧但不颓废,有柴米油盐的生活气味,踏实而积极,这是沈阳给外地人的最初感觉。沈阳的气质是坚定而隐忍的,“走着看”是一般沈阳人生活的基本信条,活着就是活着,听着复杂,其实也简单得很。这座城市好像处处都存在着小小的缺憾,总需要不断改进,但人住在这里,好像也不是特别不舒服,日子总是有这样或者那样叫人欢喜留恋的小细节。在这里会觉得,我是这座城市的主人,我参与了她最日常的生活;我也是这座城市的客,我看她好像隔着一层纱,影影绰绰的,每一转身,都有一些新的、从未见识过的东西出现在我的眼前。 扎根于这座城市的沈阳理工大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已由学科单一的军工院校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具有国防特色的多科性大学。装备工程学院(弹药研究所)是集中体现该校军工特色、融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单位,设有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等三个武器类本科专业。其中,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为省级重点学科,具有兵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机械工程学院是该校历史最悠久的教学单位之一,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为原兵器部和辽宁省重点学科。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材料加工工程等部级重点学科,毕业生的出路都不错。 东三省虽然开发历史短暂,却是中国第一个比较成熟的大经济区,是共和国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钢铁、石油、制造业等曾经撑起中国工业的半壁江山。改革开放初期,沈阳等东北城市的生活水平几乎是中国所有城市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但从此以后,发展的浪潮似乎就开始绕此而过,“共和国长子”渐渐沦落成“老大难”,既往的优势许多已蜕变为时代的包袱,于是才有了“振兴东北”的国家战略——不落伍,是无须专门振兴的!但说到底,瘦死的骆驼尚且比马大,何况暂时打盹的东北虎?东北高等学府的底子尚在,因为经济不振、名声下降,很多考生不愿意来,东北高校的报考难度显著低于其他城市的同档次同类型院校,从这个意义上说,报考东三省这三所理工大学其实都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