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练习题(5)

时间:2023-02-01 01:16来源:考试资源网 考试资料网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练习题(5)

2020小学教资考试题目以及答案,2020小学教资考试试卷和答案

admin6天前免费1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练习题(5)

1.关于受教育者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是学习的主体 B.承担学习责任,接受教育的人

C.凡是进入学习过程的人 D.非全日制学生不是受教育者

2.依据课程层级的不同,古德莱德提出了五种类型的课程。据此,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方案和教材属于( )。

A.领悟的课程 B.理想的课程 C.正式的课程 D.经验的课程

3.夸美纽斯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提出,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这主要强调了教学的( )。

A.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启发性原则

4.某中学唐老师在讲授《人类共同的家园——聚落》时,设计了“七嘴八舌话聚落”的活动,学生兴趣盎然地叙述了许多列入中外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还提出种种疑问。唐老师参与寻找答案的活动,并确定问题的解答。在教学中,他引导学生建立的学习方式是( )。

A.合作学习、接受学习和体验学习 B.探究学习、实践研究和巩固学习

C.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D.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和班级学习

5.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会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在教学方法上,一般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 )特点。

A.稳定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C。解析:美国著名课程专家古德莱德认为正式的课程即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3.【答案】B。解析: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体现着直观的原则。

4.【答案】C。解析:唐老师引导学生建立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5.【答案】C。解析:题干中描述的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现了教育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练习题”,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更多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高频考点、历年真题等备考资料,欢迎关注本平台查看!

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师资格证模拟试题:小学综合素质?2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30.材料

一天中午,六年级的一批孩子正在操场上打篮球,战况“激烈”。学生?Z?和学生?C?从人群中冲了出来,两人拳脚相加,气势凶猛。万老师见这阵势,就停在十几米外的地方用冷眼瞅着他俩。大概?Z同学也看到了老师的神态,就慢慢地停止了他愤怒的“咆哮”。待他俩过来,万老师默默地看着他俩刚才的动作,直到他们都低下了头。于是万老师开始说话:“瞧你俩刚才的样子,好像恨不得把对方给吃了!要不要我在全校同学面前安排一次表演赛呀?”两位同学把头埋得更低了,红着脸说“不要”。万老师看火候已到,就问他们:“打球时发生碰撞是很正常的,不至于大打出手,有失球星风度,更在同学们面前丢尽面子!我现在不追究谁对谁错,只想问一句,这件事是你们自己处理呢,还是我来处理?”他们互相看了看,说:自己处理。”于是万老师让他们商量处理的办法,商量好了再向他汇报。五分钟后,他俩握手言归于好。整个事情的处理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谈谈你从材料中获得的启示。(14分)

31.材料

小王大学毕业后到某市郊区的一所小学任教。校长根据她来校后的工作表现,第二学期就让她担任了班主任。但她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常常利用学校活动和班级活动,向学校申请一些不必要的经费。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也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如何搞好班级工作和提高学生素质上,而是利用班主任的便利条件,常常借调换座位、配班干部、评“三好学生”等机会向家长讨要好处,在师生中产生了不良影响。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王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32.材料

阅历与读书

赵迎辉

①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阅历的缘故。有无阅历、阅历多少不仅影响着读书的倾向,某些时候甚至关系到读书的效果。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正如歌德所说的:“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的人和事越来越多,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也越来越多,对一些事物的看法逐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时我们的阅历就会日趋丰富。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有的人年龄虽然不大,但却走过许多地方,经过诸多历练,体验过各种身份和角色,经历过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这种经历同样可以让他拥有丰富的阅历。人既然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那么要想增加自己的阅历,就要努力拓宽生命的宽度。培根认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只有亲身体验,躬行践履,才能准确把握社会现实,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从而更加深入地领悟书中蕴含的寓意和韵味。

④然而阅历不等于经历。并不是说只要经历过的,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的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或走过,或听过,或看过,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是感性的。而阅历则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事件的经历及理解程度,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

⑤读书增长阅历,阅历助益读书,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和阅历可以互相代替。人类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能力的必经之路,二者不可偏废。只有将读书和阅历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既潜心书本,又深入生活,并用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和阅历相长、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摘编自《学习时报》2013?年?10?月?28?日)

(1)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述阅历与读书的关系。(4?分)

(2)请简述文章②~④段的论述思路。(10?分)

三、写作题(50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天,几位学生鼓动苏格拉底去集市逛一逛。他们说:“集市里有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儿,您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第二天,学生们请他讲一讲集市之行的收获。苏格拉底说:“此行我最 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 ? ? ? ? ? ? ? ? ? ? ? ? ? ? ? ?

根据上面文字所引发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30.【参考答案】

材料中万老师的做法启示我们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学生是发展的人。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首先,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把学生真正的当“人”来开展教育。在材料中,当两位同学发生争执时,万老师尊重学生的意愿,让他们自己解决冲突,启示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求教师把学生看作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的人,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材料中的两位学生发生争执,万老师没有侮辱、讽刺学生,而是给予适当的批评,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尊重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启示我们要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总之,万老师的做法启示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要求。

31.【参考答案】

王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要求。首先,王老师的做法违反了为人师表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材料中,小王老师经常申请不必要的经费,还常以换座位、评“三好学生”等理由向家长讨要好处,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违背了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要求。其次,王老师的做法违反了爱岗敬业的教师职

业道德要求。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志存高远,勤恳敬业,认真备课上课,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材料中,小王老师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如何搞好班级工作和提高学生素质上,而是利用班主任的便利条件谋取私利,违背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要求。综上所述,王老师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内容,应对其进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

32.【参考答案】

(1)阅历和读书相辅相成。阅历可以丰富知识,提高读书能力;读书可以获取新知识,拓展阅历,提高能力。(意思对即可)

(2)文章②~④段,第②段先分析阅历影响读书的原因,点出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理解和把握作品;继而第③段论述丰富阅历的途径及意义,然后第④段阐明阅历与经历的区别。(意思对即可)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中小学教综笔试模拟题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鲁迅先生写作孔乙己的时候,产生穿长衫,站着喝酒的形象这种是源于(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2.小刚一按时做完作业,家长不再批评他,使她养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适用行为原理的(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呈现性惩罚 D.取消性惩罚

3.某学生学习基础不错,但是学习成绩时起时伏,原因是晚上打开电视就想看,看电视太晚了来不及复习功课,他学习上的问题是不良的( )造成的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情绪特征

C.性格的意志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

4.以平均状况为基准,与基准进行比较,排除等级序列的是(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达标评价 D.形成评价

5.“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

6.小李认为一定要用螺丝刀才能拧螺丝,而想不到利用小刀等其他工具,这体现了( )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A.倒摄抑制 B.前摄抑制

C.反应定势 D.功能固着

7.关于教学模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种固定不变的教学步骤 B.一种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C.它是根据人的主观意愿创立的 D.引导—发现式教学属于探究式教学

8.最常见的课堂导入方式是( )。

A.直接导入 B.间接导入

C.直观导入 D.问题导入

9.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认为动物界已存在教育,也有教师与学生把动物对其幼子的爱护、照看当成教育,这种理论是( )。

A.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 B.教育的社会起源论

C.教育的实践起源论 D.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10.把教育目的分为“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康德

C.洛克 D.赫尔巴特

猎考网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想象的分类。根据有无预定目的,想象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的、自觉产生的想象。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根据想象的新颖程度、创造水平的不同,有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创造想象是指根据创造目的,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题干中“鲁迅先生创作孔乙己的形象”是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属于创造想象。故本题选D。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负强化。负强化是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题目中要提高“做完作业的行为”的发生概率,需要运用强化,而不是惩罚,排除C选项、D选项;题目中家长采用了不再批评的做法,是取消了厌恶刺激,体现了负强化。故本题选B。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性格的结构特征。性格的结构有: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其中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良好的意志特征是有远大理想、行动有计划、独立自主、不受别人左右、果断、勇敢、坚忍不拔、有毅力、自制力强;不良的意志特征是鼠目寸光、盲目性强、随大流、易受暗示、优柔寡断、放任自流或固执己见、怯懦或任性等。题目中,“打开电视就想看,一看就太晚”属于意志不够坚定。故本题选C。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相对评价的含义。相对评价是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故本题选A。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意思是人遇到喜庆之事则心情舒畅。故本题选B。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事物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题干中小李认为一定要用螺丝刀才能拧螺丝,把拧螺丝归在了螺丝刀的功能上,没有想到利用小刀等其他工具也具有这个功能。故本题选D。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模式定义。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D选项发现教学模式是从问题出发,让学生去发现学科的基本结构,是归纳的过程。探究教学模式最终是要对最初提出的问题做出解释,需要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同时进行。因此引导—发现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不同。故本题选B。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导入类型。课堂导入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通过简短的言语或行为,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最简单和最常见的课堂导入方式是直接导入。故本题选A。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起源论。生物起源论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认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代表人物是利托尔诺、沛西?能,题干描述符合生物起源论。故本题选D。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赫尔巴特的教育观点。赫尔巴特将教育目的分为“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两部分。前者是指培养和发展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和兴趣,以便他们将来选择职业:后者是指道德的目的,要求培养五种道德观念,这是教育最必要的、最高的目的。故本题选D。

教师资格证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教师资格证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答案(共三套)

《2020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第一轮 科一卷(一) - 试卷》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提取码:dbic

2020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第一轮 科一卷(一) - 试卷|考前更多资料获取地址.jpg|2020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第一轮 科一卷(一) - 试卷.pdf|2020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第一轮 科一卷(一) - 答案.pdf ?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知识练习题(5)”由考试资料网(www.kszl.net)整理!仅供学习参考!具体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分隔线----------------------------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