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高考化学权威解读重视学科素养,理论联系实际 01、试卷总体评价 与往年北京理综化学相比,本套试卷稳中有变,变中求新意。今年是北京高考改革元年,试卷结构方面有相应的调整。由传统的“7选择+4填空”的形式改为“14选择+5填空”的形式。选择题知识考查的更加全面,对于考生的细节知识把握、核心知识应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填空题除了传统的有机推断、反应原理综合、工业流程和实验探究等四大核心知识点外,增加了一个灵活性题目,符合国家对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 从整体上看,更加贴近新版课程标准的精神,着重体现对学科素养的考查,具有创新精神。试题难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能够体现出新课标的要求。 02、试题特点分析 1. 立足基础 试题能够立足基础,测试考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考点多为高中课程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本试卷涉及的学科基础知识有:基本概念判断的化学题[第1题]、有机合成推断[第16题]、短周期某些元素的性质[第6题]、原电池和电解池[第15题]、浓度商的应用[第11题]、实验操作及原理[第19题]、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第18题]等学科主干知识。另外,计算比重有所上升,这可能是一种趋势。 2. 重视能力 试卷注重实验能力的考查。[第19题]是实验探究题,题目不难,但依然体现学生实验能力方面的要求。[第18题]是一道流程题,与当前倡导的“与生产生活相联系”要求一致。题目要求考生对文字、反应流程中的信息进行提取、分析和归类,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3. 稳中求变 新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核心素养”这一名词,改变了课程目标体系,有机结合原来的“三维目标”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5个维度)。这些内容在考题中均有体现,如[第6题]关于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的考查,体现了学科素养中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思想;[第11题]关于溶液中平衡移动方向和离子浓度变化的考查,体现了学科素养中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第19题]关于亚硫酸钠分解产物的探究的考查,体现了学科素养中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思想等等。这些内容的考查,充分体现了“稳中求变,变中出新”的命题策略。 03、试卷选拔功能与高考导向 今年高考不但承担着人才选拔的功能,而且承载着考试改革的重大使命,本试卷体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突出人了选拔功能,符合高考选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比如[第18题]考查了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拔具有学以致用能力的考生,突出实际场景的应用;[15题]、[16题]考查了考生对于对于知识融合的应用能力,选拔基础知识过关,可以综合利用,能够灵活调整的考生。本试卷指导我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实际情景的应用,多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多在生活中发现知识的应用场景;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注重知识融合,多引导学生综合应用知识,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培养创新意识,更加全面的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 04、总结 总体上看,本套试卷突出了核心考点,以明星物质为主线,各大题型特点鲜明,难度适中。体现了新课标以生产、生活应用为载体,以能力立意为核心的理念,重视考查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 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 刘正宝 吕继峰 岳冬 马越 |